“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心得感悟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乔楚
毫无疑问,胡文兵老师给我们上的“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的新生研讨课彻底改变了我对经典教学模式的认识。
在中学时期,我对大学的课堂授课模式一直很好奇,也充满了期待,当我在2012年九月真正跨入大学的门槛后却发现很多课堂虽比中学课堂更为开放,但始终沿袭着经典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大一上学期我没有选到新生研讨课,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他们在研讨课上的所见所闻,我十分期待自己也能参与到研讨课的学习与讨论中去,在下学期选课时,出于对生物化学的热爱,又因为对胡文兵老师的科研以及教学实力早有耳闻,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课程,很幸运,我最终加入到了这门课的大家庭中,在现在看来,这真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还记得第一次跨进这间教室时,胡老师就带领我们在大分子的海洋中畅游了一圈,更多的是与我们交谈了他对于大学,对于课堂以及对于教育模式的认识与看法,胡老师结合自己在世界各地顶尖大学访问学习的经历,仿佛引领我们这些刚刚步入大学的孩子们到各大名校都造访了一遍,第一节课结束了,我回到寝室后与室友交谈了很长时间,他们也都被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吸引住了。
在以后的课程中,胡老师很少再教授纯知识点,而是让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为大分子课程网站丰富内容,我们组经过讨论一致决定选择高分子医用材料作为我们的课题,在同学们的推举下,我有幸成为了这一组的组长。在制作过程中,我们组员之间通力合作,组与组之间也存在竞争与交流,在整个过程中都体验着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
正如胡老师第一节课讲的那样,这门课程没有具体的教学计划,也没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让同学们学到关于大分子的知识,也不单单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专业技能,而是有其独特的目标。初听这句话我觉得似懂非懂,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体验,我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这门课的第一层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前沿性的科技成果,体会到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便利;第二层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提高同学们互相协作的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第三层目的则是让同学们参与,体验,在制作过程中由主体的参与感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快乐 以及其潜移默化地抬高我们看事物的角度 悄无声息地提高我们创新思维和能力则是参与这门课最大的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参与,我和同学们都相处地非常融洽,我们在课上交流讨论,课下在胡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企业(PS:这可是个非常好的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进入生产车间站到流水线前观察拉膜的具体过程,还有,工厂那边提供了很高规格的接待,就餐的地方是很高端的哈哈,另外,胡老师还送我们每人一个8GB的优盘呢)。
在现在看来,这种研讨课的教学模式才是我一直期待的,我认为它至少应该有以下五个特点:
1:大师级人物授课。
2:小班化教学,保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3: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4:组织外出增进同学们的视野。
5:积极引导同学们自主创新。
胡老师的课在这些方面都做的相当完美,这门课也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处事方式产生积极地影响,真心希望同学们也能参与到这门课的学习中来,那么,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的提高。
2012-2013学年课程总结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杨嫣烨
研讨课,作为一门南京大学近年来的创新性改革课程,所要求的从来都不是在一个学期内系统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是在于让我们在研讨与交流的过程中,收获一种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成长为一位独立而有思考的学生。而这些,我想,就是胡老师在“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门课上,想传授给我们的道理。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课堂。老师并不是主导,而同学们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大学本来就是一个文化交融的地方,来自不同地方的、不同院系的学生,带着各自迥异的思维、审美和习惯,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差异和争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一个折中点,寻找一种最为有效的合作方式,便格外重要。在这次的网页制作中,我们各自发挥所长。其中,除了每个人搜索资料的任务之外,我主要负责一些引入文字的撰写,王翘楚同学作为组长进行总调度,徐承欢和赵杰同学作为技术支援,主要负责使用Front page软件合成所搜索的资料,形成网页。
我一直认为,最神奇的过程无非是从相识到相知。从刚迈进这个教室时谁都不认识,到选题,大家分到一组进行自我介绍。当时大家的拘谨到现在仿佛还能浮现在我的眼前。但是,经过几个星期的讨论,大家都成为了朋友。走在路上会微笑着打招呼,闲暇时光也会驻足闲谈一会儿。通过这样一门课,认识这样一群朋友,也着实是人生之大幸。
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很害怕在公众面前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别提到讲台上做presentation了。在上大学之后,虽略有进步,但在每次做presentation之前,仍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否则便战战兢兢,不敢上台。然而在这门课上,每次一个小时的准备和讨论,让我们在一定的压力下迅速梳理出正在进行项目的脉络结构,想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不得不说,这样的上课形式让我在压力之中有了更好的表现,克服了那种临场的紧张感,一上台便急切地将自己一个小时内所想到的一切全部倾诉出来。我想,这应该是我这学期最大的,也是最让自己感到惊喜的收获。
最没有意料到的,是选择这门课后,得知会去参观企业的消息。以往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本,很少真正地看到课本上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之中,获取真实的收益。所以当我走进车间的时候,当我看见一卷一卷的成品膜放在地上的时候,当我看见专家用悬挂物提示门应该开到的大小的时候,我才真实的看到书本上的二维图变为了立体,才明白了从知识转化到产业之间的重重困难的工序,才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公示的推导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真正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因为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往往使用了过多的近似,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不可控因素也并未被计入在内。因此,在真正的生产线上,实践往往和理论同样重要。通过参观企业,胡老师让我们这些读纯理论科学的学生也能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不拘泥于课本,勇于动手实践,从得出的事实结果中寻求事物的答案。
让人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路途中的种种趣事。爱拍照的湛韬同学一直任劳任怨地做大家的摄像师,同时也为我在途中留下一两张剪影。大家套上蓝色的防尘服,带上湛蓝色的帽子,看上去和往常不一样而多了一份滑稽。风吹除尘倒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一群人站在里面,恨不得多来几遍。就是这样新鲜而又神奇的体验,让我感到,我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回顾这一个学期,在“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么课上,我不仅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交流合作的能力,结识了这一群性格迥异的朋友,经历了这样新鲜而多彩的体验。选择了这门课,我想,我将受益终生。
小结 ——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
计算机系 赵杰
一转眼八周就要过去了,大分子这门新生研讨课也将结束。这是我选的第一门也是唯一一门研讨课,收获颇多。(福利也多多O(∩_∩)O哈!)
老师在一开始就说,新生研讨课的开创是为了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不重在学术研究。课程采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手段,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讲说为主,老师补充为辅,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
老师在第一次课上列出了一些可供选择的课题,并让同学们自由分组,一组4人,做成一个面向中学生的知识普及网页。我选择了生物医学,和王乔楚(组长大人),徐承欢,杨嫣烨一起做这个课题。关于分组研究学习,我个人觉得有利有弊吧。一方面,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研究,能增强组员的兴趣和信心,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同时,对于任务的分工,协调,以及合作,这些对于一直接受填鸭式教育的我们都是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分组容易产生“抱大腿”的现象,即所有任务都由“大神”来完成,其他的人只是“打酱油”。这种现象在大学里还是挺普遍的,毕竟大学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人才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很正常。我觉得我们做的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在分工上有点不均,但整体上大家都尽力了。首先由于技术成面的问题,只有徐会使用frontpage做网页,所以这种技术活就交给了他。我们其他三个将课题分为三个部分:人造器官,药物和医学材料,
然后各自负责搜集资料,整理好后给徐做网页。这样分工虽然说效率比较高,但其实大家合作的部分不多,而且分工不均。另外,如果我们只负责搜集材料,那么关于网页制作,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网页制作的水平就得不到提升。还好在实际制作网页的时候,我们都在旁边观看,同时对网页的制作以及风格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在网页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交流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我基本上也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网页了。
最后,我想说,这门课程真的挺不错的,虽然老师没有讲什么知识,大部分资料都是自己在网上搜索的,但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很好,自主学习,全开放式的讨论交流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希望这门课继续开下去,想要福利的学弟学妹要抓紧机会报这门课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大气科学学院 徐承欢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是我上大学以来选到的第一门通识研讨类课程,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在能力与见识等方面都得到了一些提升。
众所周知,研讨课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灵活。它改变了以往只由教师授课的形式,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组员之间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课堂任务。每堂课小组内都会选派一个代表以幻灯片等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也创造了很多培养自信心与胆量的机会。
选这门课的同学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光有化院、物院、计科这些理科院系的同学,也有商院等非理科院系的同学。不同院系的同学在一起讨论交流,很好地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理念,而且有利于组员的分工合作,让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们小组的成员有我、王乔楚、赵杰、杨嫣烨,分别来自大气、地科、计科、物院四个不同的院系,大家所擅长的方面各不相同,分工也比较明确。杨嫣烨的文笔比较好,想象力也很丰富,网页中的文字描述部分都是由她来负责的。王乔楚和赵杰主要负责收集图片文字材料,我则负责图片处理和制作网页。不过因为大家中学的时候都没有学过office frontpage,在制作网页方面还是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本来大家都想让赵杰来制作网页,但计科的同学大一不学office,也不能带电脑,而我在大一第一学期学过计算机应用,凭印象能做出点东西,所以最终做网页就由我来负责了。
确定了分工以后我们先确定了网页的大致风格,打算在“植物大战僵尸”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僵尸偷人类器官从而变成人的故事情节,以此为线索构建整个网页。而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由于技术有限,实际做出来的效果与想象中的相去甚远。我和王乔楚都有转系的打算,杨嫣烨参加的活动比较多,大家空闲的时间都特别少,造成网页制作进度缓慢,甚至有好几周完全没有进展。但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到现在网页基本上算是成形了。值得欣慰的是网页制作的过程中我第一次尝试了使用photoshop,对植物大战僵尸的图片做了一些修改,而且改动的痕迹并不明显。现在我对photoshop有了很大的兴趣,相信以后
通过自学很快就能达到入门的水平。
总的来说,我觉得只要认真地参与到课堂中去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如果单纯地把新生研讨课当作是一种混学分的途径根本不划算,毕竟在这种课上做题看书的效率并不高,想做其他事倒不如完成任务后早点回去。
这门课另一个比较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可以走出校门,到工厂去参观。在第十三周的周末老师带领我们去了安徽铜陵的一所拉膜厂,对方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细致地讲解了拉膜时的工艺流程。虽然我们的知识有限,有很多东西完全听不明白,但至少体会到只学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际应用时,必须要在理论的基础上亲身实践,才能总结出最佳的生产方案。
当然,这门课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研讨课毕竟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产物,在施行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水土不服”,在此我还想谈谈对这门课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我选这门,主要是因为对化学、生物等学科比较感兴趣,希望在研讨课上能认识一些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的人,并交流一些与这些学科相关的知识。但上了课之后,才知道这门课最主要的任务是建立一个面向中学生的科普网站。虽然说网站里的具体内容是与大分子有关,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就是走马观花地看看而已。再者,网上收集到的资料一般都比较深奥,我们想从中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并不容易。也就是说,上了这几周的研讨课之后,我们提高的主要还是计算机水平,与大分子没有太大联系。所以我希望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穿插着介绍一些大分子方面的基础知识,一方面可以对大分子领域有些初步了解,另一方面能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至于每节课都局限于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小组的网页制作进度。
另外,课堂的参与度不是很高。在到课方面,我印象中好像没有哪一节课人是到齐的,就连第一节课也是如此。每节课都有人因为各种原因缺席,假也不请的人也有。研讨课的课堂气氛轻松,并不代表纪律上没有要求。工作效率方面也有一些问题。很多同学对做网页完全没概念,也没有安排好进度,相当长的时间都花费在搜集信息、构思上,最终完不成任务也可想而知。在展示成果时,其他小组的成员认真听的人很少,大多都在做自己的事。
以上就是对于“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的一些感想。最后,希望这门课能越办越好,让更多的学生从中收益。
课程小结
计算机系 郭瑞军
一个学期的课程就这么结束了,感慨总是有的。
先从当初选这门课说起吧。最初知道我们学校有一门课程叫做新生研讨课,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的上课方式。仅凭着感觉自己对化学有一点兴趣就选了这门“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的课程。作为计算机系的学生拓展一下自己的视野也算是好事了。
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我来上了第一节课,我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能上的好这种课吗?胡教授第一节课的说明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这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和兴趣,完全靠学生自己进行合作探讨和交流,自己学习,自己探索。由于以前没有过这样的课程,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措手不及,以前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尽管本科阶段已经在开始脱离这种模式,但还是不是很彻底,现在突然给学生这么大的自主空间,到底效果怎样,又在我的心里打了一个问号,随着胡教授的继续说明,我渐渐了解到往届学生的表现很不错,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接下来就是分组,我率先选择了自己想做的课题——“淀粉”,刚开始选这个课题是因为淀粉和生活相关度比较高,感觉比较熟,并且在大家的推荐下我成为了我们组的组长。作为组长就应该以身作则带领大家把我们的课题做好。大家开始讨论我们的思路。这门课的最终结果呈现形式为一个网站,我们就从我们网站的形式开始,一开始我们结合前面学长学姐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我们自己的想法,比如,个人传记式的、游记式的、或者是一个网页小游戏,最终权衡各种因素我们选定采用类似于QQ空间式的一个个人主页,这个主页的主人公就是淀粉,采用拟人化的手段进行创作。
形式选定之后,接下来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框架的搭建和内容的充实。我们一起各尽所能,湛涛技术比较熟就走技术路线负责网站整体结构的搭建,张叶敏身为化院学生就负责专业知识的指导,商院的李曦比较文艺范,其个人主页上搭载了自己创作的散文,给我们的网站填了一抹不可或缺的色彩。我呢,就创作了大量的日志和说说,为网站内容的充实出了自己的一份力。由于我们分工比较合理,所以我们组的工作做得比较顺利,也在预计时间内完成了我们的目标。
经过整个过程后,猛然发现我真的学到了好多,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完全自主进行,老师起到引导作用,锻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术的能力,也培养了同学们在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角色不同,长处不同,性格不同,这就需要进行协调,在将来的各种学术活动中,仅靠个人力量的小科学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世界是大科学的时代,作为目标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我们南京大学的学生就更应该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团队中相互配合,各尽所能为整体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这门课还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选“淀粉”这个课题的时候,本以为接近生活可以手到擒来,结果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制作网站工程中,自己收集资料,从一大堆材料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材料,然后进行组织语言转化成自己需要的形式,这个过程的工作量远比想象的要大。在这门课之前只在初中或高中的课程中学过一点点关于frontpage的使用,多年没有使用几乎已将忘光了,作为该课程的需要,只能自己重新熟悉该软件的使用方法,慢慢摸索。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自己在面对未知知识时的信心,掌握了一定的应对未知领域的技能,知道该如何将未知变为已知,也就是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和能力。说道培养这种能力,我认为南京大学做得很好的,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和平台,不仅仅是新生研讨课这一种形式,作为大一的我,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向,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指导。
除了这些,这门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学生自己动手,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存在脑中,还将它用于实践,了解实际工业中的大分子产业。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大分子拉膜企业的生产线,这不仅是知识运用,实际生产中用到远不止学校里可以学到的。科学一定要最终转化为生产力,为人类的生活生产提供指导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在实际生产中除了技术之外,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参观工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拉膜企业生产线上的门缝开的大小,技术员经过反复尝试,最终发现当门缝开到一定大小时产品的质量最佳。这不得不令我敬佩,除了经验,什么可以办到?这里面有复杂的联系,门缝大小可以影响到生产线的风速等一系列的条件,如果仅靠知识,这是一件繁杂的事,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完全控制好,而经验就可以恰到好处的解决,当经验知识无法解决问题时,经验也是很重要的。其实学术上也有很多是经验性的东西,就拿化学这门学科,尽管现代的化学已经步入到了理论计算的殿堂,但实验仍是不可以忽视的,实验在一定角度正是经验性的,虽然大学我的专业并不是化学,但高中的时候的化学基础也是我知道的,化学中有很多经验性的公式。讲的更大一点,其实人类的知识最终也是来源于经验,人来通过观察实验,获得一定的经验,然后进行总结概括,就形成了各类指导人类生产生活的知识。
总之,一门新生研讨课带给了我很多的想法,不可能完全一一列举,而且这也只能是我们开始进入探索未知的开始,这门课培养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方法,而接下来的是我们如何应用方法,如何完善方法。未知领域的各种奇妙正在等着我们去发现。
最后说明我们组的材料的来源:百度百科为主要来源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网站不再一一列举
课程小结
物理学院 湛韬
修改着手中渐近完稿的网页便知晓课程结束的日子不远了,早已不会慨叹时间的飞逝,只会感慨自己的得失。这已是我大学以来第二次研讨课的经历了,细细忆来,这次的课给我的感受与之前的相比着实变化不少,其中亦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电荷的相对论运动和同步辐射应用》,我上学期选的新生研讨课,瞥第一眼便知其难度不小,为此我在开课前特地补了一些有关相对论的粗浅知识。没想到开课时还是被泼了冷水,老师第一句话就说这门课最适合的受众是研究生,因为学校课程安排不当所以成了新生研讨课,因此他会尽可能讲解得简单些。即便如此第一次课后还是觉得自己的数学和物理根本还没到入门的水准,老师倒也体谅我们,只布置了一些较为基础的课题给每个小组去调研。当时我和几个物院的同学组队,为了完成既定的课题我和我的组员几乎每周都会去一次图书馆的研讨间。虽然很占时间可一学期下来当真是获益良多,无论上课的内容亦或是自己的数理基础。
这学期很高兴选到了《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门课,首要原因便是认识了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们。计算机、化学、商学、物理,这样的成员模式和上次的全物院阵容相比倒是新鲜得很,也丰富得很。上学期有过当组长的不错经历,本想继续请缨,可这学期的课程确实较多,担心自己不能尽到组长的义务,又考虑到这次的任务是网页制作,于是推举计算机学院的郭瑞军担任淀粉组的组长。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没有组长的高效分工我们组的网页进度是不可能总领先于其他团队的。除了计科的组长之外我们还有化院的保送生张叶敏和商院的文艺女李曦。或许这便是缘分,我高中时学了化学竞赛去南大浦口校区集训过,对写作也是颇有兴趣,于是第一次课大家相谈甚欢很快便相互熟识了。后来渐渐认识到团队中这种天然的默契当真是难能可贵的。
记得第一次课,胡老师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和我们分享了国外的大学教育体制和自己的学术经历,其中自然而然地牵扯到了一些较为精彩的知识方法,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蒙特卡洛模拟。回去之后自己查了一点文献,也胡乱捣鼓了一些程序,一两个月后我们专业课的老师也提到了MC方法,当时虽然只是知道皮毛罢了但理解上还是更深了一层。一直以为要使自己不断获得进步,一方面要去做一些类似上学期研讨课和MC方法的这些当下对于自身而言较为艰深的问题,另一方面便是将一些看似简单的事物做得有特色,有创意。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做高分子的一个科普网页,和上学期的相对论相比看起来是容易了不少,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应当是属于后者。为此我们在前两次课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用更为鲜活的方式将生物大分子呈献给有兴趣的高中生们,经过一个星期的考量大家一起罗列出了不下十种方案,第二次课上我们综合考虑老师对于页面简洁的要求以及网页的趣味性和制作的可行性对其一一评判,最终大家一致通过了博客式的网页风格,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淀粉建立一个blog。因为多年之前有学过一点front page、Dream weaver和PS 所以由我负责网页的制作,这次网页制作我用的是SharePoint Designer,算是front page的更新版,比起以前功能强大不少,我也因此把之前所学的技术复习更新了一遍,也勉强算是一种进步吧。
这门课的另一个亮色便是外出参访企业,如果不是老师给我们这次机会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去铜陵走一遭。铜陵一行让我对实际企业和工厂的认识有所加深,比如实际的生产并不完全与理论相迎合,更加注重经验的积累,比如车间门拉开多大对拉膜的质量有最好的影响。另一方面集体出游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论语》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有些微共同点,时代不同,途径不同,有另一番意趣。
下面我想就这门课本身做一些remark:
1、绝大多数工作在课上完成,不会占用太多的课余时间,这对于一些课程比较多的院系而言是极为合适的;
2、团队合作是第一位的,学会如何与组员沟通,如何最大程度上激发大家的思维积极性这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
3、每节课每组都要汇报一次工作,这就要求刚上课时有对于接下来两个多小时制定明确规划,对于个人做presentation的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
4、做网页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我们应当珍惜这些问题,因为每一次问题都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
最后感谢老师让我们在大分子园地中留下自己的脚印,感谢同学们愉快的团队合作以及各种宝贵的批评建议!
化学化工学院 张叶敏
接触大分子这门课程之前,我一直认为研讨课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然后一帮学生讨论一些相关的问题,依赖于老师的带领很多。但是我们的课上,则是用一种焕然一新的方式讲授,或者说探索,以分组的形式来进行课题的设计和完善。和之前的纯讲课,纯研讨的形式相比,我们有更多的自主性,也要求我们想的更多,更能创新。
我们小组选择了淀粉的网页设计,我的主要工作是搜集资料,并加以整理归纳,然后用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从众多的资料中汲取出特定的知识,锻炼了我的文献检索能力,将之归纳成文,则考验着我对知识的吸收。半个多学期来,我们小组的人通力合作,将一个大的话题分割成小块,然后由特定的组员分配相应的任务,我本人负责的是淀粉的工业用途,这部分对化学知识要求相对较高,也和我化院的特长契合。期间我查阅了中国知网上的很多篇文献,成果则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日志,在这个过程中我能理解到,知识是由我们自己去搜寻的,而并非仅是老师的传授。而且团队的协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成果属于每一个组员。
后来的参观企业则让我们认识到,理论和演算是化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经验和技巧也同样重要,作为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这也是开阔我视野的一次重要经历。
总结
商学院 李曦
我将从小组和个人两方面谈谈自己在大分子研讨课中的心得。
一,小组
我们小组是比较成功的,这可以从我们平时的展示和最后的结果中看出来。我觉得我们小组成功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思路清晰而简单。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往往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把东西做得复杂而精细。我想南京大学中的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倾向,我也不例外。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因为大家喜欢的和需要的往往是简单的东西。是简单而非复杂的东西具有“大众亲和力”。
我们小组在确定淀粉主题之后,大家在讨论展现形式的时候原本想套用“大富翁”游戏的模式。这的确也是个很新颖的主意,但是我们发现,做成“大富翁”游戏模式很复杂,而且关于淀粉的很多知识原本就是简单富有趣味的,贴近生活的,套用游戏模式反而显得很牵强。于是,我们决定改变方向,将淀粉主题改成QQ模式。QQ模式非常简单,而且为大家所熟悉,用这种方式呈现既清楚,又富有趣味,是一种“读者友好型”模式。
我们本着清晰,简单,友好的原则继续我们的工作,这对我们后面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我发现,有些小组的主意乍一听非常新颖,但是由于背离简单友好原则导致后来的进度很慢,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成果即使做出来了,也需要人费半天功夫才能弄懂,这样的成果价值显然要大打折扣。
简单清晰和新颖并不冲突。我们没有必要主动把问题复杂化,而且,简单的东西常常是最有价值的。
第二是小组成员相互配合,扬己所长。我们小组的四个成员分别来自物院,计科,化院,商院。物院的湛涛同学对编程比较熟悉,因此网络构架主要是他构建的,剩下的三个人就负责搜集各种资料,包括文献,图片,实验报告,并且把这些资料进行改编,变成日志,说说,照片,留言甚至诗歌。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我们经常是一个人写完之后就传给其他成员看,大家互相提点意见,改改标题,语段,最后才定稿,把稿件上传。因此,我们的日志里虽然承载的都只是网络上能查到的知识,却处处充满亮点:或别开生面,或文采斐然,或视角新颖,或用词巧妙。我想,这些亮点都是我们小组中每个人反复斟酌的结果。
二,个人
学科交叉,取己所长。我是一个来自商院的学生,对淀粉这个主题原本不太熟悉。但是令我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是,我在这个小组中恰恰发挥了所长。我喜欢散文,文字功底不错,在日志说说的编写中,把原本枯燥的知识改编得或兴味盎然,或充满哲思。在最后个人主页的制作中,我突出了自己与文学的不解之缘,表达了自己追求古典精致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自己独特的一面。
我想这可能一种创新。用文学的视角来表现理科的知识效果可能是意想不到的。也许以后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尝试。
另外,这次研讨课中我最大的收获之一是结交了我们小组的另外三个成员:郭瑞军,湛涛,张叶敏。我们来自不同的院系,思维方式迥异,但是配合默契,在合作之中我也了解到了他们的独特的个性和专长。感谢他们的配合,使我们顺利地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课题。
课程总结
电子系 阚伟
我是纤维素的组长,在这次交流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纤维素的结构,使用价值,工业价值等等,同时我们学会做presentation,这在以后是十分有用的。
在做这个website的时候呢,我们在各个材料中寻求知识,然后加以总结,虽说比较麻烦,但是我们学习到了,总结能力得到提高,交流能力,和运用那个计算机的能力都大大提高,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把网站的学术味搞得太浓重,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动画元素,使其更加适于低龄化,总之我在这样的课学到很多,希望明年还能选到一样类型的课。
课程小结
化学化工学院 李军贤
这门课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去发表自己的创意。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自己去选定题材后,探索所做题材的范畴及搜寻有关的资料,通过小组学习,我从中学会了很多。在小组内我负责纤维素的历史与其结构,因为有提及纤维素的历史的中文文献比较少,不像其他比较热门的大分子如DNA等详细,所以寻找数据时会有一定难度,进一步搜查后发现英文文献有关历史的内容提及得比较多,但内容趋向专业研究,有不少已远远超出我所学的,只能尽量以我能理解的,简化其内容。与此同时,我觉得这门研讨课所强调的是创意,别人的创意给予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们小组在想纤维素有甚么方法才能吸引别人的兴趣时,有的组员提议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漫印象来介绍纤维素,那时真的很佩服他们,竟然可以借羊与草的关系来介绍,类似的不止发生了一次,有一次在想怎样可以通过这动漫来突显纤维素的重要性,有同学创造了红太狼生病的故事,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
我希望这门课的特色可以延续下去,希望下年选了这门课的同学可以发挥他们的创意,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网站,做到最好,真正的让创意自由!
总结
物院 施一帆
尽管课程很少,时光飞逝,但这门新生研讨课还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在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我愿意也需要写一些东西来记录这节课的点点滴滴。
作为一门新生研讨课,生物大分子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许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本身。课程本身看似很简单,说白了也不过就是网页制作,但实际操作起来也许并不容易。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出勤率。由于在课后大家几乎没时间做网页,因而我们只能选择在课上完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所有人凑齐的机会很少,因此完成的进度比较慢。如果组长不在,那么我们的资源就很难整合在一起。
其次,经过这次制作网页的经历,我发现了,光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一个小组是一个整体。其实这并不等同于“人多力量大”,关键还在与配合与默契。这就像一支球队,如果个个都是球星未必能打出好成绩,但是只要球队团结,能产生化学反应,哪怕球员很不起眼,一样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机械化地把一个大任务,按人数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每个人管好自己那一份,那么出来的成果,一定很难衔接上甚至格调完全会不一致。
在利用网上的资源时,我们发现完全照搬是肯定行不通的。因为网上的东西一般说法都比较专业,全面,但有一些内容是与我们所研究的内容无关的。而且,我们所制作的网页面向的对象是小学和中学生,如果篇幅过长或者文字太过书面化,都会让读者缺乏读下去的兴趣。因此,对资料的处理及对部分内容的修改就是必要的。不过,这都是必须在保证内容的准确性的前提下完成的修改,否则,一切修改就没有意义。
同样,在排版与风格上,我们需要考虑到我们的对象。我们尽可能让色调更柔和些,画面以卡通为主,来吸引读者浏览。
好在我们都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所有人积极参与商讨制定主题和风格。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组内的朋友请教并加以完善,让网页看起来更加生动灵活,丰富有趣。
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应该由老师来主导,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我们应该完成从强迫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一切都由我们自己动手完成,老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另外,我们应该知道,从书本中得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甚至是过时的。我们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去学课本中学不到的内容。那么,互联网就是一个绝佳的渠道。正所谓“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我们借助互联网能够学到很多。就拿我们做的网页为例。一方面,我们在对大分子知之甚少的前提下,通过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到了很多;另一方面,对于读者而言,他们看到这些关于大分子的资料后,所学到的一定要超前书本很多很多,他们的视野站在了科学领域的前沿。
课时虽短,意义尤多。希望未来的同学,能够补充完善我们的成果,使得网页更加成熟,更加完美。也希望大分子这门课,有更多人能参与到其中,成为了解前沿科学的一份子!
课程小结
物理学院 段晓雨
我感觉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在于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老师并没有直接教给我们大分子的组成,特性等等,而是让同学们分成几组,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自己去搜集资料,了解大分子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我是纤维素小组的成员。在上这门大分子课之前,我对纤维素基本没有什么了解,之前感觉做科普网页是一个比较难以完成的任务,但是在这门研讨课中,组长给了合理的任务安排,我和组员们分工合作,分别从纤维素的历史,工业价值,未来价值,食用价值,在生理上的作用等方面对纤维素进行了了解。
我主要负责的是纤维素的食用价值,通过在网上的查询,我了解到富含纤维素的食品(谷物,蔬菜等),给人体带来诸多好处(如,帮助减肥,防止肠胃癌,吸收体内毒素等)。
通过这门研讨课我在增长了对大分子——纤维素的知识的同时,认识了新的同学,体验了在分工合作中学习,收获颇多。在制作网页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我们大家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找到了一些解决方法。当然,网页的制作存在很多的不足,希望以后上这门课的同学能够进一步地完善它。
课程小结
物理学院 房涛
我是纤维素组的成员,来自物理学院一班的房涛。能选上这门课程我感觉很高兴,通过这次课程,我感觉收获了很多,下面逐一总结如下:
(1) 知识方面:学习是学生的根本,获得知识是学习的目的所在。通过这次课程,我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获得了关于纤维素的各项知识。这些知识有些是通过本人直接查阅资料获得,有些是大家在小组讨论中慢慢总结得出,还有些是在完成任务时组员们齐心协力归纳得出。而且,在听其他组的汇报当中,我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其他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总之,从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相当多的知识,甚至可以说我成为了纤维素的小“专家”。我为我学到知识而感到自豪。
(2) 能力方面: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能力方面的提高比知识要更加重要,因为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忘记,但是从课程中培养出的能力,将会转化为个人素质,使人终身获益。因此,这方面更值得我去总结和重视。我认为,这次课程给我带来的能力提高是多个方面的,比如查阅资料的能力,做PPT的能力,做网页的能力,与同学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因为研讨课的学习模式是完全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因此我不仅要适应这种学习模式,而且要好好利用,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小组做出来一份满意的答卷。
(3) 其他方面:这一方面比较宽泛一些,但是这种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这次课程使我认识了一些其他学院的成员,积累了人脉关系,开拓了视野。再比如,这次课程的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工厂,增强了实践能力。总之,这种影响遍及多个方面,可能我一时不能完全把它总结出来,但是在日后的人生道路当中,这些东西将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尽管课程结束了,但是它作为我在大学阶段选上的第一门新生研讨课程,我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记住它并从中获取教益。我也希望以后能选上更多类似的课程,以不断完善自我。最后,请允许我说一句:谢谢老师,没有您的引导就没有这门课程;谢谢组员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组就不可能成功。谢谢你们,谢谢!
课程感悟
软件学院 徐阳东
抱着对生物大分子无限的兴趣与好奇,我选修了这门课。原以为这门课会和一般的选修课一样,会介绍有关生物大分子的许多知识,但是老师没有,只是这别具一格的授课方式着实也让我收获颇多。
我没在老师的指导下,延续了上届同学的研究成果,继续开展对蛋白质的研究与学习。我们小组主要针对硬蛋白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展开研究。
硬蛋白是一类不溶于水,盐,烯酸或稀碱的蛋白质的统称。这类蛋白质在动物体内作为结缔组织的重要组分二存在,是执行保护机体的功能蛋白。主要有角蛋白,胶原蛋白,网硬蛋白和弹性蛋白等。
我和我的组员又是分别研究毛发,蚕丝和蜘蛛丝。我主要研究蜘蛛丝,因为从课外书中,我了解到了蜘蛛丝作为一种正在研究中的新型材料,在军事,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蜘蛛丝在力学强度方面,其强度与强度最高的碳纤维及高强合纤等相近,但它的韧性明显优于以上几种纤维。蜘蛛丝的主要成分是甘氨酸、丙氨酸及小部分的丝氨酸。其外观又细又柔软,这是因为蜘蛛丝中具有不规则的蛋白质分子链,另外,蜘蛛丝中还具有规则的蛋白质分子链。
由于本课程的任务是要团队合作,完成一份有关所研究的蛋白质的网页,故在活动中我还结识了同院的同学——高健(以前只是见过而不太熟),他是我们这一组的组长,负责研究头发丝,还认识了化院的可爱妹子——杨丹丹,她负责研究蚕丝,还有物院的王元琪(别听名字挺秀气的,其实是一彪型大汉)。在制作网页中,我们分工协作,团结一致,一起收获了我们的第一个网页,一份友情,一份经历。
在网页制作中,我学会了DreamWeaver的使用,丰富了个人的技能,尤其是作为一个软件人我觉得这是很必要的。
最后,我想谈谈这次网页制作的想法与过程。我们小组继续延续上届同学的风格,以柯南的断案为主线,以破解三宗杀人案为引,引出三种材料。制作期间,高健负责对头发丝材料的搜集以及对图片的处理和加工,杨丹丹则负责对蚕丝的材料进行搜集,王元琪负责材料的整理,我就负责对蜘蛛丝的搜集与网页的制作与故事的编排。期间发生了一些问题,比如网页制作技术上的难题,故事编排的问题……一些琐碎小事,但都被我们一一破解(团结力量大嘛!)
其实,一门研讨课的真正意义也不过如此——让我们能在大学四年里留下自己努力的汗水,留下与伙伴奋斗的身影,留下无悔的青春。
课程小结
软件学院 高健
在这学期的研讨课上,有幸担任蛋白质小组的组长,负责每节课的工作分配,网页和故事设计,搜集页面素材以及P图工作。本学期的研讨课,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完全摆脱了老师念课本,同学埋头记笔记的传统方式,而是改为由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和讨论来自主学习,最后将成果整理成网页的形式,以便其他同学参考。这种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增加课堂趣味性,也培养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希望这种上课方式能在大学得到推广和发展。
学期小结
化院 杨丹丹
最初选择这门课,是源于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从材料到生命”,这个标题很吸引人,“材料”、“生命”这两个乍一看毫无联系的两个词汇竟然通过大分子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多么神奇和美妙。
课程之初,我加入了丝心蛋白小组,我选择了蚕丝。这个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历史、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名词,将我引入了丝心蛋白的神奇世界。蛋白质的重叠方式以及其氨基酸序列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物质呈现出的完全不同的性状,多么神奇。
记得当时确定组成蛋白质小组后,我选择了蚕丝,组长选择了头发丝,另外一位未定。课程结束的路上讨论网页该如何设计的时候大家竟然异口同声说采用惊悚风格,与前辈采用的柯南主题不得不说是不谋而合。于是令一位组员想到了蜘蛛丝,带有诡异神秘气息的物质。于是蛋白质小组开始了柯南的破案之旅。
在小组中,我负责文字资料的查找以及整理,结合文献和维基百科,将这些文字资料有机结合成一个有逻辑的整体是我的目标。而组里软院的两名同学则负责图片的PS处理以及网页效果的制作。整理文字资料,说烦似乎没有啥技术攻关问题,说简单也没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文献是纷繁复杂多样的,有的方面的文献却又很少,阅读文献也是一项颇费脑力和时间的工作,不过也正因此,让我收获更多。文献资料要找最新的,先从摘要窥其大概,再决定细看与否;接着要从小标题整理其思路,找寻自己想要的内容再细看。如果细看每一条内容,时间是万万不够的,作用也不大,因此筛选信息的意识很重要,这也是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的。
除了做课题受益匪浅外,老师还组织了一次参观企业的活动。不得不说老师的安排很细致很贴心,感觉很温暖。参观了拉膜的几条生产线,可以感受到理论和实践的不同,以及实验室和工厂生产的巨大区别,技术积累的重要性,总之,感触良多。
这学期或许学到的最主要的不是知识,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改善,譬如阅读文献的技巧,以及知识展现的排版问题等等。很庆幸能选上这门课,认识了新队友,享受合作的快感;感受到了实验室研究和工厂生产的巨大差异;感受到了实践才能出真知的真理。总而言之,不悔选择这门课。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和指引。
课程小结
物院 王元琪
匆匆忙忙一个学期有结束了,回想起来,我为选择了大分子生物与材料科学的课程深感荣幸。在这门新生研讨课上,我不仅收获了很多在专业课上很难接触到的新知识,新思想,更是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以及查找资料的技巧。这些都让我获益匪浅。下面,我着重谈一下我对这个课程的理解。
首先,这是一门自由的课程。什么叫做“自由”?在这个课堂上,没有教授滔滔不绝的教诲,也没有钢笔在笔记上刷刷的书写声;取而代之的,是人手一台电脑认真地查找资料,胡教授还特意赠送我们每人一个8G内存的大容量U盘,目的是让我们更好的交流,谢谢胡教授!这种独特的上课方式很让人放松,也很新颖。我们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下有了更多自由的想象空间。
此外,这是一个充满创意的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旨在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选取一种大分子材料来探究其各方面的特点。我很高兴加入了蛋白质组。胡教授提醒我们要把查找的资料合理而有趣的整合到网页中去,而且还把上一届同学尚未完工的作品给我们看,以资参考,我真的好激动!看到学长的作品后,我被他们的创意所打动了;终于在胡教授的启发及小组成员热烈的探讨中,我们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
最后,这是一门团队的课程。在课程刚刚开始时,我们分成了若干各小组,每组都由组长和几个组员组成。我们组是由化学院,软件学院以及物理学院三个院系混合而成,集合各个学科的优势,一同对付蛋白质!我们分工明确,做事效率也很高哦。在这里要谢谢各位组员对这个项目的贡献。在整个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优势。
正如我开头的感慨,选这门课真是值了!在大学的四年生活中,它也将永远地成就那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