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按:第一次在刚进校的新生中授课,能够深切感受到同学们“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精神! 希望能继续保持,学会主动出击,积极探索,不辜负大学的美好时光!

 

大分子化学­-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物理学院 魏屏修

不知不觉,这学期的新生研讨课也慢慢地接近了尾声,俗话说:「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真的是一语道破,从台湾来到南京大学学习,对我来说是已经是一个很特别的经验,更不用说是对文化的不熟悉或是想处、学习的模式,或许是缘分吧,让我有这个荣幸能上到老师您的新生研讨课: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本以为会跌跌撞撞的混过去,但现在回首,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好多好多的东西!

当初为什么会选这一门课呢?其实也是因为我个人的兴趣,从小其实就会物理和化学很有热诚,虽然大学选了物理系,却依然不舍放弃化学这一个乐趣,而自己在高中时,也做过化学方面的科展,研究生活中的环境贺尔蒙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当时我相当的沉醉在其中,有从老师身上学会很多东西。

还记得第一次上课,老师讲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老师您说:身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有时候是要多多涉猎各个领域,多元的去学习,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专业,让我们自己做ppt、网页、和查找数据,练习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到国外的大学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当时听了真的非常的感动,因为能感觉的到老师的用心!而原本不知所措的我,也渐渐的学到了一些东西。

为什么一开始会选择涂料这个主题,是因为我曾经接触过新型的涂料打印技术,广泛的运用在布上、甚至是汽车上,这些新型的涂料上色技术令我印象深刻,这也是我选择涂料小组的动机。

虽然我们只上了短短的78周的课,但我认为我学到的东西意外的多,因为我是负责数据查找的,也必须把我所收集到的广泛数据学会统整、精华,当然也要去分辨数据的正确信和训练自己的理解能力,我们这组做了相当多的涂料种类介绍,其中不泛有环保涂料、抗菌涂料、耐热涂料、汽车涂料、马路涂料、甚至是隐形涂料,在这样的过程中,想信整个小组对于涂料也有更多更广泛的了解,当然也藉此机会把这样的知识、概念介绍给全班去认识!当然也专心地聆听其他组的内容介绍,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荧光蛋白的发现〞,介绍了一项看似简单的生物技术,却给人类对于渺小不易观察的事物带来了很大突破的观察技术,这样的便利性也受到了诺贝尔奖的肯定!此外,还有〝塑料血液〞,当初一看到这样的课题真的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是一个出乎我意料的应用,居然能把无机物利用到有机体上?!虽然这样的技术目前面临到许多的问题和瓶颈,到我认为这样一个创新的想法是可行的,技术上的突破只是时间的问题!最后,当然也有接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例如不同的塑料材质,制作成针对不同运动、使用的衣服或是仪器设备,这些也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大大的便利性不是吗?!

最后,在上完了这次的选修课,我学习到了很多也反省了很多,其实,我们小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不够热烈的,这或许是在工作的分配上不太妥当,这样或多或少也影响我们彼此之间沟通、互相刺激的机会,也相对就学习到了比较少的东西,我了解到,其实沟通是能刺激出彼此之间的创意的,因为人的想法总有差异,你要如何去说服别人、教导别人你所知道的,都是一门大大的学问,而在这样批判、思辩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地切磋进步不是吗?当然我也学到了不少,我了解到,化学正是我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他丰富了我们的资源、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因为人们有需求,所以我们去研发,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或许也有些反省。

我也了解到为何老师鼓励我们去多元的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有潜力为任何领域带来突破性的创意不是吗?当我们局限自己时,该如何去学会不同领域的东西呢?更不用说是突破。最后,也很谢谢老师让我能有这样的机会进入这样的一堂课,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经验和知识!

 

“大分子”新生研讨课的心得

信管系 李雪蕾

 

刚刚进入大学之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因为喜欢化学,因为高中时化学还不错,正如学姐所说抱着拿学分的小人心理选了这门研讨课,并且幸运地选中了,可是上完之后才觉得,拿学分真的算不上我的收获,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于学习的看法的转变。

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看到教室里随意摆放的桌椅就感受到了研讨课和其他课的不同,我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收者,而是要自己主动去探索去和别人share想法。在第一堂课上,老师就讲了这堂课的目的,以教师带领、学生探究为主。同时胡教授带领我们探索读大学的意义,这让我这样的一个新生在迷茫中忽然找到了方向——在大学这四年里,我们不能局限在课本和知识里面,而是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尤其是自主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才是大学能给一个人带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其次,在我们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挑战权威,就算是世界顶尖级人物也有出错的可能,他们的想法只能被当作参照,不能被当作准则。在整个七周的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胡教授及其博士生对我们的思维的培养,每次他们在我们的PPT展示完之后都会提出一些问题,带引我们去探索去向更深的层次思考,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总体探索了大学的意义之后,胡教授回到我们这门课的主题,以小组的方式选一个话题为高中生做一个大分子的科普网站。一听到这个消息,匆忙分完组选完话题之后我和我的组员都懵了。因为我们在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网页制作,想着我们在短短的几周内既要收集资料又要学习网页制作还要做PPT展示,简直是一团糟。还好在教授的提醒下,我们开始分工,把一块麻烦分成几小块时感觉possibility就提高了不少。

既然谈到与他人合作这一点,这大概是这节课带给我最大的触动。如果没有合作,我们的网站根本就不可能建起来。我一个人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周内学会网页制作,也不能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找到我们网页所需要的资料,也不能每节课准备我们的PPT……正是与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网页最后才能成功制作。

在之后的每一节课里,我负责PPT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涂料的知识。每次我都需要把小伙伴给我的整段的资料浓缩为几个要点还要告诉队友该如何突出PPT的重点的时候,我就会把资料反复研究,自己挑出重点,总结为几个小点再让队友补充每一条要点。在这个过程中,我慢慢就收获到了很多有关涂料的知识同时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达到1+1>2的效果。

为这七周的学习增添色彩的莫过于胡教授带领我们参观塑料厂以及对话塑料厂的总经理。参观的过程我们见到了一个工厂的大概规模,见识到产品的大致生产过程,尤其是在场内工作人员的耐心介绍下,接触PLA等环保塑料概念,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与陈总的交谈会也get到了很多商业知识,更明白了在老总眼中一个本科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主动性、多问多试、有个性。陈总尤其强调了本科毕业生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在面试时强调我什么都能干。事实上HR也明白没有人会做到这一点,说这句话的人也只会给HR留下毫无自我的印象。这简直是金玉良言啊!

胡教授是一个治学严谨而又不失风趣甚至可以说很可爱的学者,他并不注重一定给我们灌输多少知识,而是注重对于学生的思维的培养,从这一点来讲胡教授非常看重teamwork,在整个七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调组内要合作、要分工。虽然最后我们的网站没有那么炫酷,但这也是我们组的心血,也希望下一届的学弟学妹能完善我们的网站。最后,很有幸能上这门新生研讨课,由衷的感谢胡教授带给我学习的另一种体验,也祝胡教授的科普网站能茁壮成长为苍天大树,激起高中生对大分子的兴趣。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匡亚明学院 余波

新生研讨课很快就结束了,关于这项富有创新性的课程,我有很多感触。

上大学以来课程虽各有不同,但模式类似,基本上都是教授讲课,学生听,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教授基本不与学生互动,更多倾向于灌输知识,而这个新生研讨课让我耳目一新,体会到不一样的课程。

这个班只有20个人,分为五个小组,从而便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而此课的模式也由教师讲课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的资料并展示给别人,不仅可在小组之间的讨论,大家的提问中学习知识,也锻炼了各位给别人讲解的能力,一种展示自己的能力,其实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也巩固了一遍,甚至领悟到新的知识,都能够通过讲解让每个人了解其中的涵义,自己难道不对其烂熟于心吗?

我所在的小组是塑料小组,当然塑料的基础知识及一些应用前人已经介绍过了,我们不能和他们一样嘛,于是选择了新时代塑料这个主题,当然新时代塑料这个名称太一般了,没有创意,不能够吸引人,而本组的刘亮急中生智,想出了“我新我塑”这个绝佳的名字,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许,愉快的同意了。

上课过程大致就是各组讲解展示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不仅认识了很多前沿的塑料知识,也学习到荧光蛋白,涂料,纤维如六大纶,生物材料等知识。在每组讲解完之后还有提问环节,不懂的可以问我们的小老师,有的小组在讲解结束后还有提问竞答环节,形式新颖。荧光蛋白小组还搜集了一些视频,让我们欣赏到了各式各样的荧光蛋白。我们小组主题为我新我塑,分为了塑料与生命,塑料与生活,塑料与科技发展三个主题,分别由三个人负责,我负责塑料与科技发展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了科技前沿的纳米塑料,新型防弹塑料,3D打印技术等。在讲解的过程中也锻炼了组织材料,分清重点的能力。当然除了上课外,还有网页制作这个项目啊,更是锻炼了网页制作能力。总之,在大分子课上,我感觉收获颇丰啊。

其实这个课还不止于此,在某个空闲的周末,老师还带我们到工厂参观了淀粉塑料的合成,淀粉塑料是一种可降解塑料,它是以淀粉或变性淀粉为原料,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与PVAPELDPE等共混产生的,尤其是那个吹膜机,吹出气球状的膜,然后再压成两层膜,让我们大开眼界,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之后与公司老总的交谈中让我们了解到一项新产品为民众所接受的重重困难,先进的产品投入市场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公司管理的一些策略,而这些是课堂上所不能学到的。

希望这门课办得越来越好!

课程小结

材料系 陈姿佚

    通过八个星期的课程,我感到收获颇丰。如了解了一些软件的使用,认识了一些新同学,经过一些短暂的合作也认识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而且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生物材料相关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眼界与知识储备。

    这种新模式的课程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由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这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讨论,化被动为主动,使得我们能积极地去寻求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并且在解决问题的途中可以收获许多,这也带来了一个反思:“使学生被动被灌输一些知识与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求索知识的模式究竟哪个比较合适?亦或是应使二者摒弃不当再相互取其长处?”

    再说课堂当中,自由度比较高,可以自主地安排时间,这使得课堂就进行得比较轻松,减弱了一些枯燥的程度。而第二节课中进行的各小组进度汇报让大家交流了各小组的想法与一些创意,同时还能了解许多科学知识,这是一个有趣的环节,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即能够大家互动,也可以学到很多闻所未闻的新知识。另外,收集资料也是一个有趣的环节,因为在收集资料的途中,往往能找到一些词条所衍生的新词条,粗略浏览之下还收获了一些新的知识,尤其,因为我们小组的课题是生物材料,同时我又来自材料学院,这些新的知识也为我以后专业选择提供了一些方向的思路。

    以上,通过这门“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的研讨课,我收获了许多,尽管遇到了一些挫折,但通过大家的努力与合作,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使我感受到了很多。

 

课程总结

材料系 程潇

这次十分欢乐的新生研讨课在很愉快的氛围中即将走向尾声。回头想想这两个月来的收获,真是终身难忘。

首先打动我的就是这新颖的课程形式。胡老师说的没错,在高中阶段,我们的确经历了太多的被动学习,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忙于记笔记、做练习,已成为常态。我们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主动探索的能力。而新生研讨课的开展则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良药。两个月以来,我们阅读着学长学姐们在网页中储存的大量知识,听着课堂上同学们近期收集知识的分享,与小组成员们讨论我们下一步收集材料的方向,感觉真是有很大收获。因为没有硬性的压力以及被强行灌输的知识,我们思想更加自由,学习更加欢乐,团队更加和谐。这些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其次,我们逐渐培养了团队意识,增强了合作学习的能力。说实话,我们小组刚刚成立时,我们彼此都不熟,对于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生物材料,我们同样也都感觉无从下手。作为组长,我大致的给每一个人安排了主要任务及大致分工,并与组员们一起确定网站的形式以及主攻方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周都能收集到很多珍贵的知识,看上去很繁重的任务也立马轻松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合作中收获了友谊,还有共同努力的那份欢乐。

最后便是做网页了。我们组四人先前都没有任何制作网页的经验,因此一开始都有些茫然。我们从寻找制作网页的软件做起,看着使用教程,一步步动手实践,总算对制作网页掌握了一些皮毛。虽然最后我们的网页可能没有别人的那么好看,但这毕竟是我们辛勤努力的成果,我对此感到很欣慰。我们自己做的网页主要是以答题闯关为主,在解析当中增加链接以以便阅读网站中的内容。这将我们的成果与学长学姐们的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至于网站中原有的内容,由于原网页做的已经很完善加之超链接比较复杂,我们没敢贸然大动干戈,只是在原来网页的基础上做了细微修正并且适当增加了几个词条,这也是我们比较欠缺的地方。

区区数百字,实在无法详述整堂课带给我的启发与帮助。唯有将这些深深铭记并且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才能表现我对这门课的由衷感谢。恩,我一定会将这段美好回忆永远珍藏!

 

新生研讨课的收获

物院 储兆林

 

    大学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也给了我们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应该发展的方向。然而经过高中填鸭式教育的我们,似乎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我们还是期待有一位像高中一样的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这部分你要重点看,这部分你不用花太多时间,【因为这些高考大纲不做要求】。我们的任务就是每天努力的完成老师发的试卷,重复一样练习的类型的试题。渐渐地,我们像被什么迷惑了双眼,失去了对自己内心真正所追求的思考,我们只是人云亦云,在家长和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我们也许并不喜欢的专业,我们也会在于现实的妥协中失去原有的兴趣,继续自己找出一堆理由说服自己,坚持是多么难。而新生研讨课却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新生研讨课的宗旨是让学生有第二次选择和开拓眼界的机会,在这里,我可以学到本专业没有的知识,而且提前感受到其他学科的魅力,我想这对我之后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有巨大作用。大学培养的不应该仅仅是专于一科的学生,而是对各方面都有涉猎的渊博的人才,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转向多学科交叉的全面高素质的人才。除此之外,我还由此学会从原来高中的被动学习转变到自主学习,我们在这里需要根据一个课题来进行自主研究,这一点锻炼了我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自主思考以及搜索资料的能力,这些对我们今后的研究是非常有用的。

新生研讨课让我收获最大是学会和别人交流,并在讨论中学会就该课题进行探究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样一个人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我们要想获得有建设性的研究,集合更多的人的意见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同样因为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别人讨论有助于激发我们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并且可以让我们在激烈的讨论中产生新的想法,我们同样可以在研讨中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让我们学会进行多角度思考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是十分必要的素质。

多思考,多提问,这是研讨课教给我的又一有用的学习方法。大学学习贵在多思考,请提问,要学会让自己的大脑每天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不断的激发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对知识不断追求的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新生研讨课是让参与者受益匪浅的一门课程,从这里我学到的不仅有大师的智慧还有和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更亲身感受到科技与生活的联系。感谢这个课程,让我学会了很多。    

 

课程小结

材料系 刘帅旗

本学期的新生研讨课已经告一段落了,在此次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大分子材料的知识,也学习到了制作网页的技能,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但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胡老师在课程一开始所介绍的关于大学的内容。

  作为大一新生,突然面对大学这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我的确产生了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缺少了前进的动力,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完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胡老师提到大学要寻找自己的true passion时,我才明白我的问题所在。到了大学不能再被动地学习了,要主动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用兴趣与激情驱动自己前进。找寻到true passion,我想我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另外,胡老师也讲到了有关大学学习的内容: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学会合作,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造力。这些都是我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回到课程本身,我也了解了大量关于高分子材料的知识。作为材料系的大一新生,这些知识在日后的专业分流中应该会有很大帮助,也让我对本专业的研究领域产生了兴趣(填报志愿时对材料专业了解不多)。在小组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我与同组的其他三名同学结下了友谊,其中还有其他院的同学,同时也体验了一把与人合作学习的经历。另外,在课程中也学到了一点制作网页的方法,说不定将来也能派上用场。

  总之,我很喜欢“研讨”课的形式,也在本课程学习中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还有机会选到类似的课程。

 课程小结

生命科学学院 李昊天


    这是我上过的最有意思的一堂课,收获颇多。各个小组的展示开阔了我的眼界。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了一个团队的重要性。我是学生科的,我认为一个好的团队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我了解到了团队分工的重要性,要把每件事交给最适合的人,给予他充分的信任与包容。我虽然做的不够好,但是李振兴的网页制作,沈雯的ppt制作,朱雨闻的资料搜集,我认为都是十分出色的。我感觉我们做的是最好的,我为我的小组骄傲。客观来说,我对这样一个微型团队的组织还是稍有成效的。我把任务分配下去,给每个人充足的时间,而不是仅限于课上,第一节课的准备时间则用来对以前工作的总结和修改,尽量把每一步都做好,才有了我们课上一次次的精彩展示。
我感觉我们做的是最棒的,我为我的小组骄傲。
 

课程小结

化学化工学院 李振兴

    不知不觉中,新生研讨课就这样悄悄结束了。
    回忆起在课上的时光,真是百感交集。
    由于高中学过编程,我是小组里唯一一个有做网页“潜力”的人。为了能在课上更好的表现,除了完成自己的搜集任务外,我在课下早早地将上周的资料做成网页,把课上的时间用在交流网页的排版与小组的研究方向上。所以,我必须把大量时间用在学习做网页上,现在对DREAMWEAVER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我收获的不只是网页制作的知识,还有四个人的友谊。我永远也忘不了教室的房间号。仙1-111,四个1象征着四个大一新生,在探索中成长。
    另外,我还得到了合作学习的经验。这种体验别的体验无法代替的。四个人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支持,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尽管这个目标看起来遥不可及,当我们完成它的时候,猛然觉得它真的有趣而简单。
    这种氛围之下,竞争的气息微乎其微,合作的味道却很浓。我开始喜欢这种感觉了。我愿想保留这个小组,转而玩航模,但很遗憾只有一个人同意了。但是没关系,我一定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再次进行合作学习的。
    小结(不如说是我的感悟)就写到这吧,希望永远做一名不断学习的新生.

 

课程小结
 

建筑系 李智轩
 

    经过了八节活泼而富有趣味的课程,我们的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研讨课也终于告一段落了,在这短暂的学习过程中,我却学到了许多,其中有关于大分子的各类知识,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大分子的兴趣和一种在和同组成员们合作中不断探索发现的精神。
    想起在这门课的开始,老师指导了我们大学中应该具有的合作探索的精神,为我们讲解了国外学校的一些和我们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品质,并且明确了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主动求知探索的品质,而非像高中的被动接受与记忆。
    在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尝试到了这种对我们而言全新的学习方法,就我而言,从开始的选课题,我开始学会了不是被动学习老师或课本所教授的知识,而是依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让我找到了自己兴趣的所在并学会了选择。接下来便是小组合作,我们小组的合作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搜集相关的资料,我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自己用各种手段去获取自己想了解的知识,如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查阅文献等等,这一经历培养了我一种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非以前的单一从课本中获取;第二部分是网页的制作,这项内容对于我和同组的组员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内容,但与此同时老师却没有给予我们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于是我们必须学会去自己掌握这项本领,我们从开始的一无所知,逐渐通过向学长学姐询问,看网上教程等多种方式不断摸索着,最终每人都或多或少掌握了制作网页的一些最基本方法,终于成功地完成了预期任务,做成了网页。
    俗话说我们青年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门新生研讨课中,老师不仅让我们在教室中学习,还组织我们去参观工厂,让我们在实践中获得体悟,但是我由于时间问题很遗憾地错过了这次活动,我个人希望有机会可以多多参加这种实践活动,以帮助我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结合实际的认识。
    这门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环就是小组合作的过程。我们完成整个课题都是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的,我们之所以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项课题,组员间的密切合作以及组长的英明领导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整个小组在一起有讨论,有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任务,但同时所有人又是一个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大群体,这样的方式成倍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并且使课题的研究过程不再乏味枯燥,而是在与组员们的合作中充满了乐趣。
    总而言之,这门课只上了短短的八节,但却带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最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传统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让我明确了自己未来学习生活中的方法和目标,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个人小结

生命科学学院 沈雯

    经过历时好几周的新生研讨课,对于我来说,算是收获颇丰。我体会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组成一个小组,用一个小组共同的才能和努力,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共同搜集资料,学习关于荧光蛋白的知识,一起讨论ppt的制作与展示,为网页的制作和呈现出谋划策;第一次参观化工厂,看到了以前只能在新闻上看到的玉米淀粉环保材料;第一次坐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向总经理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和思考;第一次在要结束一堂课后,有一种不舍和难过的感情。这是《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新生研讨课带给我的,也是荧光蛋白孵化小组带给我的。以前的我或许对小组合作一窍不通;以前的我也许只会坐在教室里机械地听老师上课,机械地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以前的我也许从未觉得世界会像现在这样新奇多变。但是现在的我不管在能力和与人交流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我希望以后能再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课程,组成一个团结的小组。在我们年华正好时,向目标不断迈进!

 

课程小结

生科院 朱雨闻

 八周的时间过得太快,似乎一眨眼之间,我就已经和这门课程告别了。还记得我当初选这门课时,一是因为它持续时间短,只有八周,二是因为这门课没有入门考试,抱着贪图方便和偷懒的心理,我选择了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

   事实证明,天总不遂人愿,当我得知每周都要制作ppt进行演讲,最后还要制作网页时,我真的是傻眼了,要知道,作为电脑废的我别说网页了,连最简单的ppt有时都搞不定,我开始害怕和退缩。

   就这样,带着怯懦心理的我进入了划分小组这一环节,当别人都已经抱团分组,开始讨论时,我和另外三个小伙伴被剩下,理所当然,我们成了一组。但我欣喜的发现,这个看似被凑出来的小组,却无比和谐,3位小伙伴从一开始就很负责,勇于承担任务,同时分工明确,发挥出每个人的特长,我不善电脑,因而与组长一起负责收集筛选整理资料,沈雯负责ppt的制作,来自化院的李振兴则负责网页的制作。一开始大家都十分谦虚腼腆,但随着交流的加深,组内的气氛也变的活跃起来,各种怪点子一个个被提出,头脑风暴越刮越猛,脑洞越开越大,讨论气氛越来越热烈,革命友谊就这样产生了。

   在深入了解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不仅结识了许多有趣的小伙伴,更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在从前,我很少会去关注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和咨询,但为了做荧光蛋白这个课题,我得广泛的阅读最新的关于这一研究的成果论文,去看那些演讲的视频,学习运用网上图书馆,专业论坛来查询我需要的资料。不仅如此,在别的小组分享他们的进程结果的时候,我还能了解到各个方面的前沿资讯与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

   同时也非常感谢胡文兵老师特地开这一门课程,为我们提供一个平台来磨砺,展示自己,为我们的大学学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研讨课的感受

化院 肖鹏飞

    在上第一节研讨课之前,我一直以为研讨课是为了拓展课外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生一些复杂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完成似乎很难的作业,这让我感到了一丝恐惧。但在进入第一节研讨课的学习中,这种恐惧瞬间消失匿迹。胡教授首先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跟我们详细介绍了研讨课以拓展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团队合作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方法,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为选到这样一门课程感到骄傲和高兴。在课程将要结束之际,让我介绍一下我的经历和收获吧。
    *课程选择
    在众多的课程上,有神奇的荧光蛋白,有多彩多样的涂料……我没有做过多的犹豫,选择了与生活最接近的一种——纤维,我认为在这方面的探索也许最有用吧。
    *小组成员
    我们小组包括沈成侦,王敬朝,刘奎,肖鹏飞(我)。我们推举最先确定这个课题的人沈成侦作为我们小组的组长,实践证明,他对我们小组成员的分工比较明确,小组成员也比较满意。
    *重要经历
    我们在对纤维课程的研究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我学会了如何获取资料,了解了许多文献的来源,这对我以后的学习过程将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减少了我将花费的时间,让我学习更有目的性。跟重要的是,在课程中,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课题的完成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只有一个小组的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做得更好更完善,这是我在专业知识课上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其中有一件好玩儿的事情,我们在网页制作上遇到了一个困难,就是如何处理图片和网页大小的像素问题,我们在dreamweawer和frontpage做了许多尝试,都没有完美解决,最后我偶然发现只要简单的用绘图工具调一下图片的像素大小就行了,我把它分享给了小组成员,我是多么高兴啊。还有,期间我们到实际生产工厂做了观察,亲眼看见了降解塑料制造的全过程,并且和这家工厂的负责人进行了交谈,收获了许多专业和实际生产问题的知识,对此,我非常感谢胡教授给我们这样一次弥足珍贵的机会,也希望自己以后能更多的去观察,去探索。
    *专业知识
    当然,既然选择了纤维作为我们的课题,我负责的板块又是guidance,所以对纤维各个方面的知识或多或少做了一定了解,例如碳纤维等特种纤维,他们的功能是如此强大,其实是在国防和飞船的研究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还借此巩固了一下六大纶等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也是非常大的收获。
    总的来说,在学习研讨课期间,我有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收获,我会珍惜并永远记住它。

 

研讨课小结

                                               化院 沈成桢

   不知不觉研讨课已经过去了,我觉得从中学到了很多。

   一开始选课时纯凭感觉,高分子~好像很好玩,就选了。第一次进教室上课就惊呆了——这么小的教室,而且只有20个人。小班教学,这是我没有经历过的,不免有些惊讶。而后更惊讶的是,这门课老师并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以一个指引者的角度,给我们提出建议,让我们自己去查阅搜索资料,最后做出成品网页。这更是前所未有的,感觉充满了期待和挑战。

  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我们组里没有人会做网页~于是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厚厚的Dreamweaver CS6教程自学,这一段时间下来,虽然水平不是十分的高,但基本的做法已经会了。

 在整个小组合作中,我学习到了他们很多优点,比如敬朝的冷静,鹏飞的外向……,因为组内学习的新模式让我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友谊,培养了个人的素质。

 新生研讨课另一个让我感到新意的地方就是上台展示~如何能够克服怯场心理、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清晰而有条理地介绍给大家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挑战。

 综上,我觉得新生研讨课意义很大~它让我们接触了这个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自我学习能力,着实是值得推广的 。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 课程小结
 

现工院 虞阳


    依然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上这门研讨课的时候,我怀着选上这门有趣的课程的激动与兴奋,踏进了教室的大门,认识了新同学,新朋友,以及我们萌萌哒胡老师。


    尽管只有八周的时间,但课上的交流和探讨,同学们的合作与探讨,依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节课上,我们认识到了大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学习,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已不再是老师一人的舞台。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与我们之前被灌输的思想完全不同,我们这个课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自主寻找有关大分子的知识,做成ppt和frontpage向大家展示,大家一起交流讨论,短暂的错愕之后,我便以饱满的激情融入了研讨课当中。
 

    选研讨主题的时候,我选择了“涂影迷踪”,也就是涂料这个课题,说实话,当初选择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想其实大部分人在一开始选择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头绪,但一旦你深入的去研究它,你就会慢慢地发现它的魅力。很幸运的,我成为了我们小组的组长。于是乎,做网页的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的电脑技术得到了强化,这令我十分开心。


    你可能会问了,涂料嘛,这么常见的东西没什么可研究的了吧。恩,其实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当我扎进去以后,我发现我错了。涂料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更有它研究的价值,涂料的特性,功能,涂料之间的混合,决定了它们都适合于在哪些领域应用,环保涂料,家电涂料,汽车涂料,甚至高精尖的隐形涂料,这其中的原理如何?有哪些优缺点?如何才能发现这些新涂料?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了8周的学习,探讨,虽说没有变成学霸,但依然收获颇丰。


    此外,老师还带领我们去工厂参观,让我们直观的感受着大分子实际的应用与发展前景,通过将玉米淀粉与聚乙烯混合,做成的可降解塑料袋,极大地减少了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之后与公司负责人的一番促膝长谈,更是让我懂得了一个无憾的人生需要一个目标,我们的提问,以及他耐心的回答,都成为了我大一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些活动是我们在高中不可能参与的。


    因为小组长的原因,本期研讨课我一共上台展示了四次,这使我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还因此得到了一个U盘,开心,谢谢胡老师!


    最后,大家多上一上我们的网站吧,愿我们“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研讨课越来越好!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

化学化工学院 冯尧成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类似于这样的新生研讨课的课程,虽然我们搜集到的材料,得到的知识都比较的浅显,带有科普性质,然而我想,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以及胡老师想要我们学会的,应该不仅仅是普通课堂上也能学到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我看来,应该有两点。

 首先,就是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胡老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告诉我们,中国大学的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这门研讨课上,既有每个小组的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讨论,完善材料,也有每个星期在课堂上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大家发现他人的问题,予以指出,并完善自己组的作品。我想,这样的一种批判性思维,应当是学习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要素。

 最重要的是,这门新生研讨课让我知道了另一个学习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团队合作,随着这门课程的深入,作为组长的我,越来越体会到团队学习的重要性。一个四人小组的学习能力,要远远超出四个人单独学习能力之和。正是因为有了组员之间的通力合作,课程任务的合理分工,我们才能顺利的完成这项课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淀粉复合聚乙烯工厂,了解了科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或是工作都有一定的启发。总之,正如胡老师所讲,我们参加这门课程绝不是,也不应该只是为了学分,这门新生研讨课让我学会了很多,希望我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也希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能参加到这门课程中来,希望我们的网站能越做越好。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工程管理学院 顾斌伟
 

    不知不觉研讨课就结束了,通过这门研讨课,我感觉收获良多。
    首先,我第一次有一种上大学的感觉了,平时的课更多的还是带有一种高中的气息,依旧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们在下面听。而这门课则是我们在上面讲,老师在下面听,给了我一种全新的体验。正如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要从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我感觉这是真正的教学。
    然后我们几个成员组成的team也合作得很好,虽然也会互相坑之类的。不过这也是teamwork的内容嘛。
    关于网页制作的话,我们小组四个人都是这方面的小白,然后我们就从头学起,其实看似很难,但是如果你真的去认真地学了,就会发现没什么难的
    外出参观工厂也给我很深的印象,我们参观的是一家可降解塑料的制造厂,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其实有时候产品制造时很简单的,比如可降解塑料就是把玉米淀粉和塑料一起加热,然后混合就做好了,但是要卖出去就很不容易了,公司的老总是我们老师朋友,也分享了很多人生经验给我们,给了我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当然,如果上面说的随着课的结束也停止的话,那么这节课也就没有达到它的效果,我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运用这门课的学习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我认为的大学生。
    最后,感谢我有好运气选到这门课,这门课让我学习了很多高分子的知识,更学习到了很多学习方法。
 


新生研讨课课程小结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敬朝
 

    这真的是一门好课,一门超越我想象的课。
    从前我认为一门课程应该是这样的: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同学们在讲台下整齐就座悄无声息地记笔记。但是当我踏进这个课堂时,一切都与我想的不同:每一个座位都是独立的,大家自由就座,自由组队讨论;老师不再是讲台上的主讲人,反而是同学们登上讲台,展示着自己精心准备的PPT,拿起激光笔有模有样地讲着课......课堂,俨然成了同学们锻炼自己的舞台。
    在这门课中,我学到的东西不仅是那些有关纤维、涂料、生物大分子材料、荧光蛋白等方面的有关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我和同组的三位不同院系的战友们一同搜集资料、交流经验、学习知识。我原本对网页制作一无所知,但在学习与交流中,我学会了网页制作的基本技术;在搜集资料准备展示课件的过程中,我通过自学学到了很多有关合成纤维的知识......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的转变,更是一种学习思想的转变:从老师教到自己学,从孤军奋战到团队协作,而这正是终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最后,希望胡教授能把这门好课继续开下去,希望更多喜爱大分子的学弟学妹们能够踊跃报名选课,希望我们的大分子科普网站能在一代又一代同学的手中日趋完善,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全国学生的优质科普网站!


 

大分子:从生命到材料 课程小结
 

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刘奎
 

    对于大学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是我在中学阶段从未接触过的,开始上课时还,感觉不怎么适应,到后来就慢慢的喜欢上了这样的课程。
    课程主题是: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胡教授的授课方式让我感觉耳目一新,不仅是因为课程本身,更多的是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外的东西。这其中就包括对我们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锻炼。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讲讲我的收获:
    首先,课程的主题是关于大分子,这让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去发现去关注生活中的大分子材料,而且我是材料系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普及了我专业方面的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次,课程主要形式是关于网页的制作,这对我这个不太会用电脑的大学生来说算是个技术活。通过同学的帮助,自己的一些练习,最终也终于掌握了基本的网页制作的操作,这样的经历,着实让我感觉欣喜。
    再次,就是对上台演讲能力的一种锻炼。在第一次带着自己做的ppt上台解说时,有点紧张,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上台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过话,这次的体验让我克服了心里的畏惧感。ppt做的好不一定能讲好,让大家都明白你讲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感慨是我在自己给大家讲解关于碳纤维后体会到的。因为做ppt时,我上网搜了很多资料,最后整合到一块,ppt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只是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给大家解说时总说不出想说的内容,这就提醒了我以后要加强对自己口才的锻炼。
    此外,我感觉收获最多的还是与组员的合作,一起完成了我们的网页制作。因为我们是纤维小组的,组长的分工很明确,我的任务就是制作关于“纤维材料的科技前沿”部分的网页,而我的主要策划是关于介绍碳纤维的,所以就根据ppt上的内容设计并制作了关于这方面的网页。我们小组在课上团结协作,这样的经历是让我最难忘的。我们一起攻克dreamweaver的技术难关,又一起策划我们纤维小组的网页主题背景,一起在最后一节课上补充完善我们的成果,这种合作的经历让我收获了友谊,拓宽了知识面,更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想提一下胡老师组织的那次去工厂参观的活动。这次参观,也颠覆了我对生产的传统认知,原来也只是认为只要知道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就像书本上写的那样详细一点,生产出产品是很简单的。在工厂看到那些实际生产线,生产的操作步骤之后,我意识到我错了,实际生产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却也没有像我们书本上写的那样复杂。理论也只是理论,它与实践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把理论付诸实践,还要考虑很多方面的。
    总而言之,胡老师指导的这门课,让我开始敢于上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别人交流,发散了思维,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对自己大学,乃至人生做好规划。
    无论如何,我都为自己能选上这门课感到庆幸,从中受益匪浅,真的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这些就是我对这这堂课的感悟。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

化院 刘亮

    作为一个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新生,非常幸运的选到了这一门新生研讨课。当时在教务网上看到胡老师写的课程备注,说每节课都要用PPT演示我们的研讨成果,正是这一点让我感觉到了研讨课的韵味。研讨课本来就是要大家坐在一起来交流讨论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在第一节课上胡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我们这一门研讨课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能在这门课里学到什么专业知识,而是要在这里学习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老师将仅仅只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而不再是我们中心。我们在学习上要以自己为主体,我们想学什么就自己通过各类渠道学习,而不是老师讲什么我们就接收什么。这一种学习方式将会影响到未来四年的大学学习甚至更加长远的时间。

    在这门研讨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自己也收获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学会了团队合作,我是塑料小组的一员,在这个小组里主要负责塑料与生命这一部分,但是做到中途的时候就发现这一部分的材料并不好收集,后来就这一个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让我转到生物塑料的搜集。这就是一个小组的作用。制作网页时更加体现了一种团队精神,我们的制作过程如下:余波负责整理搜集的材料,我负责PPT的制作,顾斌伟负责把PPT生成为适合网页的图片以及子网页的制作,组长冯尧臣负责最后的网页合成。这一个流程就体现了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其次我学会自主学习,针对自己负责的板块,我需要去广泛的搜集资料。资料收集的过程就是一种自主学习,通过搜索网络上的知识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让我对生物塑料这一块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另外我还学会了倾听,在研讨课上我们都会去展示我们收集到资料,在别人展示的时候我们需要倾听别人的讲解,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能学习到你不知道的知识。

    在这门研讨课上我也有很多不足,在第一次展示自己PPT表现的有点紧张,而这一点也是我必须要克服的一个难关。

    最后就是参观工厂的感悟:当看到工厂的生产过程时还是有一点惊讶,因为工厂实际的生产过程并不像书本上所介绍的那样。实际生产过程要考虑更多实际上的问题,如成本问题等。而这一些问题都不是实验室会考虑的。然而我们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要用于实际生产的,所以了解这个实际生产过程对我们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这门课的模式对于新生来说是有很大用处的,希望胡老师能够将这种模式一直传递下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