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按: 很高兴看到这学期的课 堂上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活力!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我们的课堂给了每一位认真努力的同学一个锻炼成长的体验机会,相信团队合作的成功会成为大家在大学期间继续努力成长的动力!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经济管理实验班 唐僖涓
出于高中时期对于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喜爱,在选择新生研讨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个课程。也有幸选中了这门课程。
与想象中的课堂不一样,这门课程的课堂上没有老师的说教,只有同学间的讨论、小组的展示和老师的指导。我在这门课程里学会如何与小组成员合作,如何做好一次展示,如何使用DW制作网页,并且在学习制作网页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PS、PR的技术。
在操作技能提升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学科知识。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可降解高分子”。从前对于可降解高分子的概念很模糊,在为网页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可降解高分子的三个大类,以及各类中的较常见的材料。与此同时,也锻炼了自己阅读文献的能力。
在课程中,有两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在我们小组的成员展示网页设计的时候,胡老师建议我们在网页的最后加上关于长生不老的思考,让我们的网页不仅仅是为了科普,还留下思考,变得更有意义。胡老师在课堂上总会提出一些很中肯的建议,无论是化学知识方面还是网页创意方面。与其说是老师,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和蔼的长者,能上他的课,我觉得很幸运。
第二件事是另一个小组的在课堂上制作Ooho水球。他们的小组成员热情地给我们展示水球的制作过程,还邀请我们也动手制作水球。我没有吃他们制作的水球,但是我觉得很有意思。胡老师还开玩笑说他们可以在学校里开一个制作Ooho水球的网红店。他们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习的热情是很值得我去学习的。
还有最后一周,大分子课程就要结束了。很感谢这八周的课程时光,让我感受到了大学课堂上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小组的成员曾经都没有制作网页的经历,但是对于我们所制作出来的网页成品我还是很满意的。我也很惊讶在这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从互不相识到一起制作好一个漂亮的网页。谢谢胡老师!谢谢我的组员们!希望我们的大分子课程越来越好!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匡亚明 - 理强 田喆
从40多亿年前炼狱般原始海洋中各种物质随机碰撞结合为新物质,产生第一个细胞的,到如今缤纷多彩的物质世界,时代的进步依赖着化学的发展,或者说,化学发展的水平限制着世界的模样。
大分子作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生命核心核酸,到材料领域的各种高性能材料,大分子的研究性突破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而我们组选择的DNA
治疗方向,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重中之重。从治疗到预防,再到未来可能的改造进化,DNA治疗让智人成为为智神:在未来,先天性疾病的基因将在受精卵时期,甚至是精卵结合之前,就被修饰改造;而在更加前卫的设想中,因为人类的各项身体机能受DNA
控制,便可以通过改造基因,实现“超人”设计,将人体的各项机能发掘到极限;再比如现在仍饱受争议的DNA拼接,利用的技术手段和DNA治疗相似,也可能在将来实现合法化,甚至制造出“鱼人”,“兽人”等我们目前无法接受的“新人类”,种种,是非争议,在技术飞快发展的未来可能愈演愈烈。
不过,就目前来说,DNA治疗的含义还仅停留在治疗上,而且现在的技术手段还很不完善,人们对基因的相互作用和控制机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能治疗的疾病也很有限,更不要说预防了。在如今,人类仍被各种病魔折磨,DNA治疗便是普罗米修斯火,之将为人类带来福音,不过,人类离梦想中的广义DNA治疗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美好的明天而学习奋斗!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生科拔尖班 汪明畅
研讨课真的是很好的一个课程形式,小班化上课,让每一位同学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课堂;倡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性思维非常有益。
很幸运能在大一第一学期就选到了胡文兵老师的这门研讨课,胡老师的研讨课在研讨课之中又是与众不同,对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更高,因此也更能得到锻炼。
在“大分子”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享受自己探索的快乐。无论是对课题材料的搜集还是PPT的准备,再到网页的制作,每一部分都凝聚着自己的努力。尽管第一节课听完感觉选了这样一门课程“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是在“硬着头皮”迎难而上的过程中,不仅学到很多新知识和技能,而且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每节课的展示就是为以后答辩做准备了呢,还有网页的制作,从学习到设计到制作整个过程就是对新技术的适应呢:)。
另一点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整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我们组虽然不是“被调剂”产生,但四个组员都差不多是“只知道打游戏”的男孩纸,刚开始一直在为想不到什么创意而发愁,然而后来我突然意识到:玩游戏的男生就要把游戏玩好,玩出创意嘛!所以我们决定把“元气骑士”作为我们网页的主题,既能吸引浏览者的兴趣也与我们的兴趣所在相契合,PERFECT!于是四人分工,各自被安排上了!由此我们的网页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的确,结合成员的特点设计创意,让每一个成员能够发挥一己之长,这也是让团队能够发挥最高水平的一个技巧呀!
最后还是要表达一些感谢,感谢胡文兵老师设计出这样的一种课堂形式和给予我们指导;感谢每节课认真协助老师和我们的助教学姐;感谢我所在的“DNA-FUTURE”小组所有成员;最后,感谢“元(yun)气”满满并且一直认真努力的我自己吧。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 马国淞
短短八周的研讨课不知不觉画上了句号。想起选这门课的初衷,只是因为自己是理科生,对化学有一点基本的了解,另外这门课在网上的评价出奇的好,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还记得第一次课的时候胡老师说选到这门课的同学很幸运,如今回想学习这门课的收获,选到这门课确实是一件幸事。
首先,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同学们的讲解,我了解了人造器官、可降解塑料、酶等多方面的大分子知识,接触了很多之前从未了解过的新鲜事物。我们小组选择了“可食用塑料”这一课题,之前我虽然对此有所耳闻,但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通过我们的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我对可食用材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较为深入地了解了淀粉和海藻胶两种可食用材料。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让我们对这门课程有更深的理解,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金杉汽车工程塑料工厂,我们真切地感受了知识是如何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
除了知识之外,我还学到了不少技能。课程作业要求我们做一个面向中学生的科普网页,这对零基础的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从对网站毫无概念,到自己下软件、想框架、学制作,虽然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挫折,但攻克一个个难关做出网页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我想老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用意也不仅仅在于让我们学会制作网页的技能,更是希望提高我们自主学习、自我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课堂展示,我提高了搜集整合资料、制作ppt、做presentation的能力,我想这些技能对我今后的学习、研究乃至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
通过这八周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更交到了来自不同院系的朋友。作为一门研讨课,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自由空间,让我们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每堂课上,我们小组的氛围都很融洽,在欢声笑语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课堂之外,我们小组在网上买了原材料一起自制了ooho水球,还一起从零开始一点点制作网页,在这些过程中逐渐增进了友谊。
感谢胡老师以及这门研讨课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懂得了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为我们未来的学习研究打下了基础。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工科试验班 赵泓远
我是赵泓远。我来自工科试验班,热爱学理科。当选修课开放选择时,我一眼就看中了这门课。我想这门课应该包含了化学、生物等理科知识,就立刻选择了课程。
后来我发现,这门课不仅要求对化学生物知识的掌握,还要求我们对网页制作的掌握。别有用心的是,老师让我们组成一个个小组,让我们合力完成一项项任务。不得不说,这确实锻炼了我的合作能力,因为我以前不太会跟别人合作完成任务。而网页制作对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我正想锻炼我自己,倒也无妨。
前两节课确定好了主题。我们定下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这个主题,并且制定好了工作计划。
后来我们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任务。由于每周我们都要上到讲台上去汇报进展,所以我们都会在汇报之前的一节课上做好ppt。前几周没轮到我上去分享,我就在下面帮忙收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详细介绍和分类。我的小组成员们都很优秀,上去分享的时候都有说有笑,表现得很好。而这对于几乎没有上台讲话经验的我来说,是一道很高的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前周终于轮到我上去分享了。我从不担心生物化学上的知识学不会,也不担心网页制作学不会,但这次我竟开始担心上去分享的时候会不会紧张,会不会连话都说不出来。当这一天到来时,我的内心十分焦灼。分享前的那节课,我盯着我早就做好的ppt,一直在反复查看反复背词,手心里都是汗。前几个小组分享完了,他们一如既往的流利,换了的组员也都表现得很好。到我上了。我挪了上去,打开ppt,开始略有卡顿的背我的台词。看到老师频频点头,我突然不再那么的紧张。不过就上来聊天而已嘛。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变得放松起来。后来分享我们小组的网页构思的时候,我用很快乐的语言描述了我们的想法。大家都笑了起来,我也开心满意地结束了分享。这是对我最难的部分,最不想面对的部分。而老师的安排让我重新认识了我,让我重新有了信心。
我们小组的主意很绝妙。我们设想了一个塑料之城,里面的塑料居民永生不老。而有一天有一个塑料居民离奇死亡。经调查后发现系自杀身亡,进而引出可降解塑料的介绍。小组内成员都很能干,我都觉得我太菜了>﹏<。最后两周的网页制作,我们付出了很多,虽然我们五个都是菜鸟,但是我们学到了很多,我没有他们做的多,但内容还是完成的不错。感谢小组内其他组员带我飞,包容我的菜。
最后还是感谢老师,让我学到了不仅仅是学科内的东西,还有很多对以后一直有用的技能。谢谢!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软件学院 王兴博
时光飞逝,期中才刚刚过去,这门长8周的研讨课却进入了尾声。身为大一新生的我第一次接触这种课程形式。经过这几个周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获益匪浅,下面就让我说一说我对这门课的感悟的吧!
这门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上课形式,上这门课并不是听老师滔滔不绝的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合作的模式,通过组内合作来完成搜集整合资料、制作PPT以及学习并完成制作网页等等。而我们获取的知识既有自己搜索了解得到的,还有每个星期其他小组收获而分享的。不仅如此,这种翻转课堂使得我们更适应大学的学习,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等。
然而,当我第一次上这一节课第一印象是觉得为什么这个老师讲的和大分子一点关系都没有,特别是听到要自己完成网页的时候感觉和这门课关系不大,但渐渐的通过自己搜索关于我们小组的任务——中国古代传统食品中的酶,才发现研讨课的意义所在,也才了解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从第二节课突然要求一个小时做PPT来报告的恐惧,到现在能较好较快的制作PPT的从容;从第一次搜索资料的茫然,到现在能准确寻找所需要的资料;从上讲台的胆怯,到现在能不紧不慢的展现自我。短短8个周的课,让我的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回想起来可能连曾经的我也不敢相信吧!
在倒数第二周的周六,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一个化工厂,一边参观一边跟我们讲这个位置是干什么什么的……,和想象中的很不一样,我也是这样才知道塑料需要测量很多性能。
总的来说,这门课给我的不仅仅是我所了解的知识,更多的是自学能力和团队意识得到了提高,而对于我一个软件专业的学生,团队合作是我们必经之路,这门课为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商院 乔碧薇
首先,非常荣幸能在刚步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能选到胡老师的研讨课《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在选课之前咨询过很多学长学姐,他们纷纷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就选择这门课。一开始我只是以为胡老师上课别开生面,生动风趣所以会让大家对这门课赞不绝口,没想到真正上课之后,彻底让我领会到了这门研讨课的精彩所在。
第一节课的时候,胡老师没有发讲义,更没有要求我们读什么参考书,而是告诉我们大学是一个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胡老师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方式:分小组、选课题、合作研究、上台展示。并且要自己讲小组的成果做成网页放在网络上,进行科普展示。听见这些要求的时候,我是有一些惊讶的:对化学知识本身不精通、网页制作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怎么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后来,在慢慢的磨合、合作中,我才明白了翻转课堂的妙处。自己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完成自主的学习,因此对自己负责的知识当然是有所掌握;研讨课包含了来自各个院系的同学,我们组就有化院、软院、商院三个院系的同学,各有所长,互相帮助合作,比如我可以负责找相关资料,化院的同学进行改编,软院的同学指导网页制作,各尽其用;每节课的上台展示,更是锻炼了自我的展现力,增强了自信心;面临着从未见过的领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要自己找资料学习,增强了自学与钻研的能力。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自主与合作在这门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与小组课题有关的知识,更多的是自学与合作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拓展到许许多多的领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对日后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很感谢胡老师能给刚步入大学的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前行,一步步完成由高中式teacher-dominated转变为大学的self-determined。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工科实验班 邓士存
八周,看着很长,但换个说法也就只是两个月,每个人两次presentation就过去了。但是在这八周里我有幸上了一门可以说是我最爱的课程,也认识了一群可爱的组员。
学期伊始选课的时候,我对于研讨课的认识还停留在正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层面上,所谓的研讨充其量就是老师多点几个同学回答一下问题而已。选这门课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对大分子材料的兴趣和未来专业知识的提前获取。但是第一节课就打破了我固有的想法:这是一门真真正正的,完全由我们自主的研讨课。
我还记得很清楚,第一次课上胡老师给我们讲的有关大学学习形式转变的问题,即我们要学会自习了的时候,我是有一点点慌张的,但是后面听到老师允许我们完全自主的选择研究的题目、可以完全自由的分享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有隐隐有了一丝期待,期待这门课能带给我一些不一样的改变。
后面的分组中,我邂逅了我可爱的三位组员:化生的魏亦婷、地学的马国淞、软工的李镔达。我们四个来自不同专业的人因为这一门共同的课程,因为对可食用材料有着共同的兴趣走到了一起,而我也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名“不太合格的便宜组长”。
说真的这门课让我感到了真正的兴奋,也让我感到了一丝丝压力。毕竟作为组长,我的先期决定将影响我们接下来整个学期的研究内容。幸运的是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组员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大类,但是我们四个人却一见如故一样的快速打成了一片。在确定了可食用材料这一大主题下,我们发挥思维的碰撞,每个人选取了一种自己最为感兴趣的可使用材料并开始了各自的资料查询。在课下的时候学习知识和网页制作技能,在课上的时候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上一星期的所学所向。由于我们都提点把自己分享的内容都准备齐备,我们组的进度一直是有条不紊的快速推进着。
谈及这门课程给我带来的收获,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环境,在这里充满着各种机会可以让你做各种自己喜欢的事,因此学会自主,敢于抓住任何丰富自己的机会,这是老师用行动教给我的。
第二点收获,来自于担任组长的这一小段时光。虽然我只有三位组员,三位组员也都是很优秀很好相处的同学。但是如何实现同学之间的合理分工,让同学们的合作努力最大化还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而很多的准备工作也是需要组长去安排完成,在被组员戏称为服务大众的组长生涯里,我确实学到了很多。
最后嘛,当然还是知识的增长以及网页制作技术的习得。虽然以后我也许不会再用到他们了,但正所谓以多不压身,多学一些总是没错的。
再次感谢教这门研讨课的胡文兵老师和助教学姐还有我可爱的组员们。是你们对我共同的塑造,成就了一学期之后蜕变的我。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工科试验班 黄恒焱
我们小组的课题是大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上的应用,我的学习主题是靶向治疗。
知识学习方面,我通过查阅维基百科和专业论文了解了靶向治疗的概貌,以及相对于一般的癌症治疗方法的优势,深入了解了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特异性识别并杀死癌细胞的原理。我在网上自学了html/css+javascript,练习了它们的基本语法并熟悉了常用功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设计并实现了淡入淡出函数、对话框等,并制作了一张解谜游戏的模版页面,但是在程序的模块化上做得很不好,很多可重用的css、javascript文件没有单独写在html文件外,而是在每个页面内都写了一份。同时,因为这门课,我接触了PS等图片处理工具和艺术字体制作,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功能,并且复习了一下warcraft3地图编辑器的使用。
制作网页的工作方面,在小组讨论确定网页模式为解谜游戏后,我写了游戏的剧本,并在后期调整了其他组员负责的那部分游戏里的文字。我制作了网页的开头结尾(pre和ending开头)、credit、组员介绍(introduction)页面,以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游戏页面(target开头)。需要提到,其中结尾页面的凯瑟琳半身像是喻姝凡画的。
另外,游戏的主题涉及“人类的生理本质”。同时,游戏的目的主要是向中学生科普生物医学知识。在根据这些要求设计台词的过程中,我对于生物医学伦理方面的问题有了一些思考,也学到了一些把科学内容写得相对生动有趣的小技巧。
总体来说,这门课让我收获很大,我很满意。其中最让我开心的收获是能写出这样的一个故事,我认为这个故事涉及到了我心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的自我认知更加清晰。
最后我想说说凯瑟琳这个人物。相比于几乎只是一个导游的希斯克利夫,凯瑟琳的人物形象无疑更加完整。童年的凯瑟琳是一个爱幻想的小女孩,这一形象来自《绿山墙的安妮》,特别是安妮对于“闹鬼的森林”的描述。不同的是,这时并没有成年人来打断凯瑟琳的幻想。当然,她的幻想与现实世界是格格不入的,从这个角度,她也是现实的叛逆者。她用森林蜘蛛象征着代表生存规律的自然法则,她相信死去树木会化作散发美丽而柔和光晕的精灵。仿佛在她的世界里,死亡才是美好,是永恒,而生命只是无聊的重复与短暂的幻影。她幻想的骷髅是可怖而可爱的,幽灵是美丽而优雅的,她告诉希斯克利夫“把字刻在骨头上,可以防止脑子烂了就被世界遗忘”。她把美好留给幻想,用嘲弄面对现实,这样反抗着与自己不相容的现实世界。这一形象受《呼啸山庄》中两位凯瑟琳的影响很大。游戏里的凯瑟琳终究避不开现实世界,但她不可能像安妮那样逐渐学会与之相处。当凯瑟琳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那一天,她就像画眉田庄的凯瑟琳·林顿一样死去,只留下一个徘徊在可以容纳自己的荒野里的幽魂——这也是游戏中鬼魂的来源。相比于《呼啸山庄》的两位凯瑟琳,游戏里的凯瑟琳表现得更为坚强、智慧和主动,她设计了完整的计划召唤希斯克利夫前来——甚至期望他将自己复活,这是她对被现实流放的反抗,也可以说是复仇。这些元素受了warcraft3中希尔瓦娜斯的影响。也正是这样,游戏里的幽灵有多处用了幽魂希尔瓦娜斯的模型。关于外貌,我希望凯瑟琳比希尔瓦娜斯长得更加柔和一点,而且她应该是带着笑的——要么是向往着美好的笑,要么是嘲弄的笑,有时候也会是表达强烈情绪时的那种歇斯底里的笑。感谢喻姝凡,除了完全戴着帽子的那一张外,她画的比较符合我的期望,不过没能自己画(实际上我也不会画)仍是我的遗憾。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软件工程 陈思文
最初选择这门课程,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个人本身对化学生物这一方面比较有兴趣,高中也在化学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本人是软件工程专业),这样可能学起来会相对轻松一些。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本次研讨课重在同学自己学习而不是教授在讲台上授课,且期末需要上交一份供中学生浏览的website。个人认为,这是我至今所遇见的自由度最高,同学参与度最高且兴趣最为浓厚的课程。
仍然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加入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小组。在结识了三位严谨认真、能力极强的组员的同时,我们一起努力去寻找资料、定时开会、每周进行演讲以及最后的网页制作,组内每个人都收获颇丰。我负责的板块是医用生物粘合剂,其中我主要讲解了生物蛋白粘合剂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网页介绍内容,内容主要包括了其分子组成、医用机理与发展前景,并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
作为一个网页制作零基础的萌新,除了在mooc上报名了DW的课程并自学,还向我们的组长大大学习了很多制作网页的技术与知识。在自我学习中努力和发展,或许是这节课超出了课程内容本身的最重要的意义。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工科试验班 喻姝凡
这堂研讨课很快就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影响应该是长久的。
胡老师留了大部分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让我们去自由讨论,自由探索,去更为深入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高分子领域。因为我并不擅长自我展示和与人交流讨论,所以选了这门研讨课也是我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在课前花时间准备了自己的ppt,展示时做到了声音洪亮,但仍无法十分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这是我迫切需要改变的地方。小组讨论时会积极投入其中,开脑洞的过程是很快乐的。我选择的方向是人造肌肉,和其他组员选择的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的高分子材料并不一样。科学家们大多研究它在机器人制造方面的用途,但我认为人造肌肉对于假肢质量和功能的改善升级也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会大大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给他们带来便利。
说来惭愧,过去我的资料收集始终停留在百度百科。而这堂课让我学会由一条中心线走下去,去发掘表面后更为详细的、准确的、深刻的世界,将思维的树枝伸向各个方面,全面地思考问题。关于网页制作,想做出很有特点的作品,但是属于新手入门,能力实在不足。
不仅接触到了另外的世界,也接触到了厉害的人。例如组长黄恒焱,想法很多,脑洞很大,写出来的网页的剧本很有意思,而他的行动力以及学习能力也让人佩服,他主动学习了网页代码的编写,呈现出了令人惊艳的效果。其他同学流畅清晰的表达,制作网页时无尽的创意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我需要学习和探索的世界是无穷无尽的,大分子研讨课使我受益良多。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工科试验班 陈霄
历经辛苦奋战的43天,当我面对着我亲手制作的网页时,感慨万千。
这艰辛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第一次参加研讨课,第一次小组学术合作,第一次查找文献,也第一次结识了将陪伴我科学探索生涯的伙伴——超星、百度学术、知网、万方、维普,第一次面对同学和老师做展示,第一次用Dreamweaver的代码做网站,第一次接触诸多比我优秀的朋友们。正如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展示时提到的,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找到兴趣点,然后为科学付出一切。也正如我的网页介绍,我最为痴迷的其实是数学和物理,但也对化学和生命科学情有独钟,这源于我小时候破解生命奥秘的小小梦想,这也是我果断选择生物高分子作为主课题的原因。研讨课正好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发现兴趣点和遇到志同道合的同伴的平台。我还记得我们小组确定子课题后我是第一个展示的,我真正体验到了课题研究的巨大工作量,这提示着我不能小觑任何一门学问,哪怕是它的一个分支。我还记得,第一次打开DW界面时的一片迷茫,从未接触过代码的我,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直到最后,我才感受到代码编程下网页的强大。
其次我想借助研讨课谈谈神圣的自然科学。我认为,在科技爆炸性增长的时代,学科交叉渐渐成为趋势;在科学不断细化深入时,俯瞰自然科学也不可或缺。前者是指,要尝试用将所有“有用的工具”为我所用,计算机技术当之无愧,计算机不仅仅在大数据时代崭露头角,它得天独厚的模拟技术甚至可以代替化学与生命科学中的实验。后者是指,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其实是在进行着一个类似于“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只有真正将知识用有趣的漫画或简洁、通俗、浓缩的语言表达出来时,那标志着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我想,这两点也许是老师想让我们学习使用计算制作网页和面向中学生科普的初衷吧!
两个月的时光匆匆而逝,我做到了不虚此“行”!请允许我以第一节课上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作结——只要你有兴趣,那便享受科学世界里的每一天!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生大类 魏亦婷
初入大学,第一次自己选课真的很兴奋。当时看到这门课程的名字,大分子、材料、生命似乎这三个关键词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于是,没有认真地看课程介绍,也没有想着上网了解一下老师的相关信息,更别说向学长学姐们打听课程的给分问题了。简言之,就是凭着冲动选课,但无疑很幸运,选到这门研讨课,在短短几周内有所获益。
这一门课程是真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胡老师在第一节课介绍了课程理念、大分子的概述和在学习上的一些个人体验和建议之后就完全把舞台交给了我们。坦白说前两周并不很适应,一个小时的自由讨论、一个小时的小组展示,仿佛一节课下来我并没有做什么,最初抱着学习知识来的我有些慌乱,但渐渐地和组内同学熟悉起来之后,我意识到研讨课的意义不在于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在于引导我们探索,培养“做中学”的意识,在于鼓励我们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尝试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在于和自己的同伴合作“攻克难题”,分享学习和进步的喜悦。
我还记得胡老师第一节课的时候提倡我们去上自己感兴趣的课,不论是否和自己的专业或是以后的职业有关。我尝试了,即使是在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情况下,我依旧选择去蹭了“汉字的创新与研究”“走进量子世界”这两门课,也真的很有感触。前者让我倔强地保持着理科生的“最后一点点文化素养”,而后者,那真的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颠覆了很多我对世界的认识,我深刻的意识到,没有什么绝对,永远以辩证的,敢于质疑的态度看待问题。
在这一门课程上专业知识确实接触的不多,但却也收获颇丰。先说我们组自己的主题——可食用塑料,我们主要是通过现在做的比较好的四个产品着手,想要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想让这种环境友好型的材料进入中学生的视野,也迫切地希望塑料污染问题能早日得到解决。具体的内容我们已经展示在网页中,这里不再赘述。同样的,在听其他组的展示时也了解到很多知识,比如有关基因治疗的,有关其他可降解材料的等等。还有胡老师周末带我们去车辆塑料加工厂参观,第一次去工厂的生产线,很新奇,对塑料加工这个产业也有了新的、更具体的认识。
既然是课程小结,那就不得不提网页制作的事情,对于一个彻彻底底的电脑盲来说这个真的很让人头疼,刚开始时真的很怀疑自己能否顺利完成这个作业,从下载软件到看教程再到最后上手自己尝试,这个过程不乏枯燥和失望,但所幸我做到了,当看到自己的网页,当熟练地敲下代码,当确定地告诉自己的伙伴应当怎样操作时无疑是欣慰的。所以说嘛,在没有尝试之前,我们都没有资格为自己找任何形式的借口说自己不行。
最后想说说我们小组,我们组一定是全班感情最好的一组,毋庸置疑!四个来自不同大类的人,可能本来不会有任何交集,可能在课程结束后也很少会联系,但我想说这几周以来和他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无论是交流自己对这个主题的了解还是畅谈自己对各自学科的感受,无论是一起做ooho水球结果造成了大型事故现场还是一个又一个约在一起做网页的下午加晚上。这是合作学习,更是友情发源,想在这里谢谢他们,包容我的或是笨手笨脚又或是鲁莽冲撞。
真的很幸运选到这样一门课程,谢谢老师交给我们的知识以外的东西,谢谢一起学习进步的同学,谢谢这几周来的时间。或许现在很多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也希望自己带着在这门课程上的收获不断进步。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匡亚明 - 理强 章子琦
不知不觉间,研讨课课程即将结束,回顾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感觉我还是从中收获了许多东西。
最直观地讲,我在平时准备小组讨论和上台分享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以前提到可降解材料时,我并不了解其具体的组成,来源,制作工艺等,也总是简单地想,既然已经有可以完全降解的塑料,为什么白色污染仍然这么严重呢?以前只是想想而已,当自己真正去了解材料背后的种种时,我不仅知道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优点,更看到了其背后的加工过程有多么复杂,明白了很多问题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因此我今后考虑问题也要更加全面,不只是用理想化的思维方式,也要适当考虑应用问题,比如我们很容易能想到用淀粉可以制出完全可降解的材料,但实际上只是淀粉作为原材料的话并不足以满足日常需要,因为其结构中羟基太多吸水性很强,并不能在潮湿的地方应用,更不要提下雨天了;还有,也要考虑一些实际的问题,有的想法很好,却很难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实现,有的材料降解性很好,却因为造价较传统塑料高而无法得到大规模应用。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虽然准备阶段我们小组遇到了不少问题,但还好组内同学们相互理解,也都能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最后至少我们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有一个不错的创意,尽管网页制作有一点粗糙,但我们从中有收获,有成就,那么我们作为一个团队我想就是合格的。
最后的话,大概就是一些实用的技能了。在同学们面前的演讲是一种锻炼,也是为我今后工作、生活的一种准备,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行业,演讲总是一种有用的技能。还有搜集资料的过程其实也是对我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使我更加感受到大学学习中自学的重要性,帮助我开始从高中的学习模式向大学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变。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门研讨课带给我很大收获,不只是知识上的丰富,更是学习方法上的进步。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软件学院 霍卓健
之所以选这门课,是因为对生物化学比较感兴趣吧。高中时这两门课成绩就比较好,高考时也是这两门课把成绩拉上去的,但上大学后进入软件学院就知道对这两门课的学习就告一段落了。然而心中还是有点儿,嗯,怎么说呢,遗憾吧。就想着选课时选中几门对以前的学习生涯做一个小结,这门研讨课映入眼帘,嗯,就选它吧!
刚开学的几天,与想象中大学课堂的有点儿不同,不是那种以学生为主的自由的氛围,依旧是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心里还是有点儿失望。但听说研讨课不同,于是对这门课充满了好奇,好奇上课内容,好奇上课形式。
第一节课的时候有点小小的激动,早早地来到教室等待着上课。
胡老师首先带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研讨课,它和其它的课程有什么不同;在研讨课上老师怎么上,学生怎样参与;怎样最大程度发挥这门课程的效益等等问题。胡老师介绍使我更加清醒、认真、理智地对待这门课程,以及今后的大学生活。
在第一节课上,胡老师还介绍了世界各大名校校长对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当代大学生,就需要有批判思维精神,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有主见,敢于质疑。
但突如其来的分组还是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对于网页制作更是感觉无从下手。看着一位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着他们大胆的创意,我决定加入他们一起完成小组任务。没想到听说我是来自软件学院,三位大佬不约而同的推我为组长,因为他们认为来自软件学院的我肯定对网页制作有着丰富的经验,殊不知,我与他们一样也是技术小白啊。
虽然大家都不怎么熟悉,但第一次线下交流,大家还是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这样确定了小组的学习方向,对于网页制作,“没事,一起学啊!”……
时间过得很快,整个课程就这样要结束了,对于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吧,如何从各种搜索引擎上获取知识,如何运用了解到的知识,如何小组合作,团队交流,如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何与其他小组经验互补,合作交流……这些都是我得到的巨大财富!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软院 - 软件工程 李镔达
转眼间,历时八周的研讨课已经落下了帷幕,第一节课仿佛仍在昨日,我们却不得不说再见。在这门课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结识了很多值得珍惜的朋友,不得不说,我很幸运能选上胡老师的课,成为这次非凡旅程的一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胡老师第一节课给予我们的指导和建议,尽管那一番话中真正学术性的内容并没有多少,但是却比听任何一节灌输专业知识的课都更让人受益匪浅,因为它包含着的是一位长者和智者一路走来的经验和智慧,上完以后,我感触颇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有一个关键词我记的很清楚——质疑,老师鼓励我们独立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不盲目听信权威,我对它的理解就是:有问题一定要问,有不赞同的地方一定要提,而非盲从和一味听信不加思考。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其他内容,都能让人从中收获,在此不一一赘述。这节课让我难忘的另一件事是我收获了三个非常优秀的小伙伴,同时,我们的友谊也因为这节课而变得深厚。
当老师让我们确定主题并加入想去的团队,我们几乎是第一时间找到了彼此并确立了自己组的研究课题,之后便开始了我们长达八周的合作。在此期间,每位同学都尽自己所能收集资料,准备题材,并积极学习网络制作技巧,来为我们最终的成果展示做准备。原本应有些乏味的准备过程却因为我们组愉悦的学习与合作氛围而变得轻松和愉快,尤其是到了网页制作的最终阶段,尽管大家平常课业都很繁重,却依然肯抽出时间聚在一起商讨,甚至深夜工作来保证在不耽误课业的情况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我不想把大家的贡献按先后排列,因为我们组的每个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来说,每个人都是满分!最值得称道的是我们的一次做ooho水球活动,从自己实验到推广到课堂,整个过程充满了欢笑,虽然有些耗时耗力,但看到大家做的开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情谊在加深,可以说我真的很开心在这里与他们相遇。
除此之外,11月24日的化工厂半日行也极大的拓宽了我的视野,虽然时间不长,但从中我了解到了塑料的加工过程,认识了一系列对塑料进行测试和制造的仪器,从而使我对这一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课上了解的知识也变得立体化。
当然,加入这门研讨课最主要的作用是让我了解了许多与大分子有关的知识,了解到了相关的前沿科技和创造,在准备自己组内课题和聆听别组的交流与展示中,我都学习到很多知识。无论是我们自己的环境友好型可食用塑料还是人造器官等一系列对人类、对环境有益的技术和产品,无一不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使人不禁感叹,大分子真可谓用处颇多,如果加以开发和合理利用,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尽管我的专业与化学和大分子无关,但我确实体会到了其中的魅力所在。
胡老师在让我们做网页时说过,这是我们作为南大人参加过这门课的痕迹,而我想说,这一路走来,留下的其实远远不止这些,至少还有我收获到的一切和印刻在我脑海中的值得我一生珍视、可以使我会心一笑的美好回忆。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学与生命科学类 俞昊岚
在选择新生研讨课前,我并不了解“研讨课”为何物。
第一节课老师跟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大分子的方面,也让我们了解了课程的形式与安排。至此我才明白研讨课不同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课堂,一切的内容都需要我们小组成员共同去搜集,去搭建。
我们组的课题是“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分组完全出于偶然,第一节课不知道该选什么题,就随随便便分了一组。经过队友的一起讨论,确定下了我们的选题。
虽然确定了选题,也初步进行了分工,都查了很多资料,但最后结果要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出来。中规中矩的百度百科式介绍并不能吸引人,所以我们决定以漫画故事的形式来展示我们了解到的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经过唐僖涓同学的灵机一动,我们初步产生了“塑料袋谋杀案”这一构想。
故事发生在一个塑料袋之城,居民都是塑料袋。有一天在大街上有一个塑料袋被发现死了。经过法医验尸,这个塑料袋由以下三种材料构成:淀粉基塑料、聚β-羟丁酸、聚乳酸构成。这是三种可自我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接下来的子网页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材料的性质与应用,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塑料袋是自杀,突出了他的可自我降解性。
研讨课的课堂形式是生动有趣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同学们互相讨论,搜集资料,从迷茫到共同为了小组目标努力,合作的感觉使我感到快乐和充实。并且研讨课使我了解到课堂可以有多种形式,使思维开拓,不再僵化。最后,通过研讨课我不仅学会了网页的制作,也独立地了解到许多关于大分子的知识。感谢大分子研讨课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使我获益匪浅。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学与生命科学类 李怡衡
很高兴,能够在来到大学的第一学期里选到了这门严谨与乐趣并存的课程——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在这门课的学习当中,我着实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与探究,学习到了很多、很多,收获了很多很多,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基因治疗。D-Future的组名,正是代表着DNA到未来的历史使命;基因的奥秘,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就像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那样,基因治疗最根本的原理就在于基因这种似乎玄之又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着的东西。如何复制,如何转录,如何覆盖,如何修复,最终疾病康复,多么宏大的想法。囿于技术知识所限,我们也只能做做表面功夫,了解了解与之相关的一些知识。但是至少,我们有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或许也会从事相关的课题与研究,到了那个时候,也许就可以深入的探讨与之相关的东西。
这节课带给我最多的,也许并不是这其中我得到了的什么知识,而是那些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去尝试的东西。自己和其他人的钻研,共同的探讨,网页的制作,ppt的制作,介绍和演讲……正是这些东西,赋予了这节课以极大的内涵与魅力。最令人深刻的,便是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当有了什么积极的思想的时候,我们会第一时间共享给其他人;当遇到了网页制作的难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共同想办法,即使是困难重重,也依然会不断向前。大家共同的合作永远是工作推进的重要动力,这是我在这里学到的。
现在,课程虽然已经结束,但是课程带给我的那种对其他事物勇于尝试的好奇与勇气永不结束。正像老师所说的那样,一定要勇于去尝试哪些你从未尝试过的东西。也许你会从这些东西中,发现不同于以往的快乐,发现更多世界的奥秘,发现那个更好的自己。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学与生命科学类 王京汉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一课程是一门新生导学课,这节课通过对大分子这一化学定义的探究,来教会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们自我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作为这门课程的一位学生,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下面我将基于我自己的经历与感想来总结对于这门课程的收获与思考。
在短短的八周时间里,我和我的小组成员进行了对中国古代食品中的酶这一课题的探究。我们精心选出了毛豆腐、酒类、泡菜等中国古代就有的传统美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方式搜集到了所需的文献与资料,通过交流与合作确定了分工和责任,之后各司其职,编写出了语言通顺、生动形象的的文字稿件,设计出了图文并茂、富有吸引力的网页。虽然过程漫长,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资料搜寻和整理等级技能。
诚然,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是我们不能只依靠课上的学习来获取所需的知识,自我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即使所学习的内容可能目前来看没有什么用处,但是这能够帮助我们开拓视野,了解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内容。例如,在搜索有关毛霉中的酶时,我发现了有关“微生物酶”的新术语,它充满希望的应用前景让我对这个研究方向充满了兴趣。
在第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大学生应有的学习方法与态度;而我认为,我参与这门课程的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资料的搜索和整理,以及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热情以及努力。相信在这门课的启迪下,我的大学学习生活会变得越来越有积极性和热情,我的大学学习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 叶俊汶
研讨课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8周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在祥和的氛围里,我还是学到了不少。
从对主题选择的迷茫到对于一个主题侃侃而谈开发各种想法,从完全不知道怎么做网页到能自己制作简单的网页,从对小组同学的陌生到互帮互助。都是这堂课带来的难忘的体验。可降解塑料是一个范围宏大的题目,在疯狂地百度之后也只能算有了解,不能叫精通。将所有的知识内容梳理一遍之后,也惊喜地发现自己俨然是一个这方面的小专家了。自己摸索着制作网页更是难得的经历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原来看上去高深莫测的网页也可以自己制作出来,完成后满满的成就感也是让人心中暗喜。
参观塑料厂更加深了对于大分子材料的观感,让我惊叹于精密的仪器和多种多样的材料。不过对于化工厂我也感受到了压力。
总之,这是一个愉快学习合作,自发探索知识的课堂,也是小组互补互利的殿堂。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