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按: 新生研讨课堂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探究式学习的机会。这里没有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团结协作下每位同学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合作共赢达到特定目标所获得的登峰体验。

 

 收获如漆,隽永岁月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总结
 

医学院 胡清荃

8周一跃而过,“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门课程就这样结束了。很快,也很短。

还记得当时报名这门研讨课时的犹豫。有些好奇,可又担心像平时的化学课一样,让我抓耳挠腮,着急得直掉头发。但这门课却给了我惊喜。翻转课堂,让我们自己去探索,不再枯燥晦涩,更像是一次未知世界的历险记。而又和网页制作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激起了我们这代电子产品爱好者的兴趣。

我们小组的课题是“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确定课题的过程有些波折,从一开始的涂料到橡胶,再到最后确定为介绍漆的发展历程及不同种类的漆的比较,这之间经过了小组近十次的线上线下讨论。大家不断提出一个想法,又不断否定,这其中的纠结摇摆大概只有我们自己知晓。接着,就是框架设计。大家在制作网页游戏和写小说串联知识之间犹豫不决,一方面担心以我们的水平,制作的网页游戏较粗糙简单,不能很好地吸引高中同学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对小说的情节产生了分歧。最终大家统一意见,选择了写一个短篇小说来串起内容,并将大家分为了两个小组——编剧小组和网页制作小组。

我加入了编剧小组,和另一位组员商量后,我们打算将小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古代漆的发展过程,另一部分是现代漆的不同种类的特性比较。我负责古代漆的部分。仔仔细细地看了学长学姐们之前创作的小说,有侦探类的,也有科幻类的,都是很能吸引高中同学的题材。我也琢磨着怎样能在学长学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恰巧是一个古风爱好者,便想着为漆树创造一个宏大的背景,以第一人称,即“漆树”自己作为主语,来讲述古代漆的发展历程。在此之前,我详细地查找有关古代漆树和漆的资料,从漆树的特征到漆的制作,再到漆的各种应用。其中在关于漆的应用中,我选取了漆器和古建彩绘这两个最大最具艺术性的应用,也是我最喜欢的两个方面。

《山海经•北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这便成了我灵感的来源。可追溯至古,衍生千年,漆树在我这里便成了个云淡风轻、勘破光阴、洒脱童真的小老儿了。我让他住在昆仑山崖,恣意盘亘,羽叶在阳光下青翠欲滴。我让他与人类不期而遇,到尘世温情里走一遭。最后的最后,他在文明希冀中化为千古。

在撰写小说的时候,我自己也将先前找到的资料整合了一遍,对漆又有了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比如:古代漆的制法独特,需将乳白漆汁晒为黑色,方可为漆;古代漆之所以能呈现出缤纷色彩,是因为其中独特的秘方——加入朱砂、石黄、漆姑,便可得到丹红、金黄、墨绿。令人赞叹,也令人着迷。

小说现代部分的撰写和网页的制作,虽然不是我主要负责的地方,但我也参与了讨论。收获是颇丰的,每个组员的想法都是独特的,每个组员关于漆的理解和关注点也是不同的。我也简单地跟着网络制作小组的同学,过了一把网页制作的瘾。一周周下来,大家变得越来越默契,有了整体意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小组提前两周完成了课题,之后大家也没有懈怠,一起进行网页的完善。

8周就这样一跃而过,感觉这门课带给了我很多,不只是对文笔的锻炼,不只是对漆的了解,不只是友谊的收获,还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我相信,这些收获带给我的好处是无穷的。我也相信,这些好处带给我的影响是长远一生的。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人工智能学院 陈志扬

这学期我选修了“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门课程,在课程中,结识了来自医学院的胡清荃、来自计算机系的易舒舒和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史明润,并和他们组成了小组,开始了我们长达八周的学习研究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拓了眼界,学习到了新知识,培养了新技能,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相互扶持、不断进步。

在报选这门课的时候,我是对这方面有点兴趣,想来增长知识的。在没有开课之前,我本以为这会和以前的课程一样,会是一门枯燥的知识讲解课程。但开课之后才发现与自己原先的预料大相径庭。老师并没有直接的灌输给我们相关的知识,而是仅仅给了我们可供选择的大分子类别,然后让我们自己来搜集相关知识来完成一个类似科普的趣味网站,当时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小组在进行讨论之后决定选择“漆”作为我们网站的主题,我们在简单的讨论之后便分配了任务,由学习计算机方面知识的我和易舒舒来进行网页的制作与设计,由胡清荃和史明润两个人来进行网页中有关漆的相关故事的架构。在观摩了学长们制作的网站的时候,看起来学长们做的网页都不复杂,比平常在网上看到的那些网页要差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觉得这个事比较简单,好像很快就能完成的样子,而且可以做的比他们更好。但当我真正开始进行制作的时候,我才感觉到其中的困难所在。当真是 “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本来看起来学长们的网页好像是套用了现成的模板的样子,开始我是想自己从零做起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无从下手,不说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进行过网页的制作,自己对于网页应该具有的基本格式都不知道,完全是个小白。在屡屡尝试却依旧效果不佳的时候,迫于时间压力,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地借助了前人的经验,来尽量使得我们的网页不那么的不堪入目。在制作过程中我和我的搭档互相提意见来美化我们的网站,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了达成大家想要的一个效果时,我们两个人在一起讨论、尝试、摸索了近一个小时,才最终完成。虽然这个过程是坎坷的,但看到我们最后的成果时,还是兴奋的。

现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再回首这段过往,真的是颇有感慨。在这段学习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是锻炼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可谓是收获颇丰。在此我对于这门课程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深深的感谢。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努吉别克·沙布尔江

    初次看到课程名就被它吸引,材料中有哪些大分子?材料和生命又有什么联系?带着这些疑问我查看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周历,研讨型课程形式,小组探索式教学安排使我果断选择了这门课程。

    开课的第一周,胡老师讲话让我刻骨铭心。在大学四年以及整个生命历程中,批判性思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很重要。批判性思维不仅让我们多角度思考一件事情,也让我们变得更加宽容、理性。在和小组一起设计课题,制定实施方案,寻找资料,总结资料等等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东西。在准备做进程展示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会如何去检索资料,如何高校的整理搜索到的资料,提取其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如何整理简化这些资料在给大家展示时使大家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这些能力也为我们后期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大分子的知识,从什么是大分子,它应用到了哪些材料中,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现实价值,目前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前景等等,我们系统的大致了解了大分子这个领域。我发现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自我探索式学习方法可以真正的把知识铭记在心里。相比于传统的学习形式,这种形式更有趣,在过程中不断激发你的兴趣,而不是不断失去对该领域的兴趣,我们平时也不能只把自己束缚在自己专业中,多去了解别的专业领域的东西,真的会丰富见解,拓宽思维维度。

    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团队的合作。因为兴趣,我们形成了一个小队,在初步设计,制定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一次次研讨过后的调整都使我们取得很大的进步,而老师的建议像是指南针,指引我们的研究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对我的理解宽容以及建议使我很感动,我不仅收获了友谊,在他们的建议帮助下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在课程结束之际回顾这个过程,我们不仅提升了自己,也做出了一个科普3D打印食品的网页,我们真诚的希望小组的成果能让很多人了解到这个领域,激发他们的兴趣,将来在3D打印的领域增添自己的那份精彩。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临床医学(八年制) 吴天宇

本以为这门课程类似于其他的新生研讨课的模式,以老师为主抛出一个话题然后交付给我们学生讨论,最后老师再给予点评。没想到老师一上来便提出要我们自选与大分子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制作一个网页展示给初高中的学生。于是本人选定了有关化妆品的大分子的议题,并尝试进行我们的制作。在该过程中,本组有诸多收获,现列举三点如下: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本人收获了有关化妆品中的大分子的相关知识,以及在网页制作的过程中逐渐习得了制作网页的技术。为了更好地完成相关的任务,本人查阅了有中国知网,PDB,wikipedia之类的学术类网站,同时还搜集了社交网络诸如知乎,微博,微信等的公众舆情类平上的信息,对目前应用于化妆品的大分子有了一个相对基础的认识。同时,本人通过将自己收获的认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加明白了知识类科普的重要性。同时,鉴于之前几乎未接触过网页制作的相关技术,因此在制作过程中也获得了相关经验,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大量问题诸如乱码,错位等问题,本人在尝试各种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也获得了相关的知识。

第二,在整个过程中,本人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由于本组的选题相对范围宽阔,因此组内成员之间的整合性也显得相对重要。虽然本组成员看起来相对比较松散,在课上进行工作的进展看起来相对较慢,但是本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性还是十分不错的。来自生命科学的吕庆和负责了本组组内插图的绘制,来自地科的陈凤婷和伊孜娜尔则负责组内的文本转化,本人负责网页的整体制作,分工相对严密。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分工相对比较严整,我们个体的任务相对处于能够承受范围之内。

最后,本人明白了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变更思路以及将之前的内容推倒重来的必要性。在网页制作中,我们遇到了诸如乱码,错位的问题。首先我们使用的是Frontpage和Dreamweaver等一众静态网页(Static html)生成工具,但不幸的是出现了大量的诸如错位,乱码的问题,且无法正常地解决。此时组内的同学建议推倒重来,切换思路。我们首先选择了WPS秀堂的H5页面制作工具,但仍然存在服务器为外链可能导致失效的问题。最终,我们使用了bootstrap工具动态生成HTML页面,既解决了乱码和错位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初高中学生的上网终端问题,解决了页面在PC端和移动端的页面显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共删除了废稿两次,最终才相对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效果。

在此门课程中本人习得了许多知识与处理方式,在此十分感谢老师提供的相关机会与支持。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地学大类  陈凤婷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一课程。这一课程,不仅仅让我学到了一些关于大分子的知识,还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探索发现的奇妙。

我犹记得,第一节课,胡老师就介绍了一些大分子科普网站的情况。已经制作好的部分网页集知识与趣味一体,充分展现了南大学子的才华。然而,轮到我们自己做时,却感到有些手足无措。或许不仅仅是对我,甚至对大家来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与挑战吧。不过很快,我幸运地与医学院的吴天宇,化生的吕庆和,地学大类的依孜娜尔组成了 “美容整容毁容组”,并且准备做关于化妆品方面的研究。一开始,我们准备只做EGF的科普。但是,在各个组员不断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话题似乎不太可能深入的挖掘与研究。其一是因为EGF现在已经不能再添加进化妆品中,对中学生来说,似乎就失去了一些吸引力。其二是倘若深入挖掘,难以做到趣味与科学统一,难免长篇大论,令人厌烦。所以,我们组决定介绍四种化妆品成分,力求趣味性而减小篇幅,以图片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之后,我主要负责EGF部分网页的制作。在这个工作中,我首先上网搜集资料,了解了EGF的作用及作用原理,EGF在化妆品中的添加方式及使用方法等。最后整理出2000多字的资料。接下来,我与组员讨论,EGF能否真正起到广告宣传中的延缓衰老,保持肌肤活力的作用。我们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其一,EGF是大分子,很难通过涂抹的方式进入皮肤,作用于细胞,使细胞增殖分化。其二,市面上的号称添加EGF的产品大多是商家宣传的噱头,他们混淆寡肽和人寡肽(即EGF),以谋取利益。接下来,到了网页制作的环节,也是一波三折。我们最先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看中它的简洁,操作简单。然而,做出来的网页不是乱码,就是格式不对。经过询问同学,我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法。可是问题又来了,EGF制作出来的网页(以我们目前的水平)不够生动形象,太过程序化,我们四个人的网页加在一起后,中学生们还愿意看吗?或许大部分已经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转向用wps秀堂来制作,制作出来的画面灵动,有动画,活泼有趣。可是,美中不足,它不能很好的添加到老师的网页之中。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Pingendo来制作网页。这款软件设计出的网页极其简洁大方,而且画面也还不错,应该很对中学生的胃口。经历几次波折,我的网页终于制作完成。

在制作网页过程中,我们小组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才华。我们本对这项工作一无所知,然而每个人都像蜜蜂那样为蜂巢添砖加瓦,一点一滴,我们终于做成了网页。这次小组合作是一次极其难忘的体验,我们每个人都很快乐,教室里笑得最大声的应该就是我们了。我们可以同甘共苦,网页说改就改,效率极高,毫无怨言。我们可以分享我们过去一周的情况,我们可以讨论知识,互相帮助,一起进步。

可以说,我是收获良多了。我学会了如何与ppt搭配,进行一场好的讲演。如何使用frontpage,秀堂,Pingendo等工具制作一个网页。我获得了三个善良而智慧的好友。我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听到了其他同学讨论,第一次意识到了思维的碰撞。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临床医学(八年制) 储逸然

    选这门课的时候,我的预期是像上学期上过的理科类通识课一样,老师讲一些大分子相关的知识,最后进行考试。因此第一节课我就做好了坐着听讲三节课的准备,然而此后的一系列授课活动可以说是让我耳目一新,收获颇丰。

    前几次胡老师都进行了讲课,但是讲的不是大分子相关的科学知识,而是一些方法观念。比如,老师对国内外大学教育方式进行了对比,说学习中收获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是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方法。这门课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个观点,把大部分课堂时间和了解知识的机会交给学生自己。同时老师提出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我认为从上节课的网页展示来看我们的课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

    在这门课上,我们小组选择的课题是塑料,我的部分是塑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之前我对塑料应用的认知仅限于包装、仪器外壳制作,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我浏览了国内外文献,第一次了解到药用高分子的概念,皮下植入导管避孕的方法,同时课上的其他同学介绍的漆、肉毒素、3D打印食品的知识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我还有个神奇的发现:以前一味地接受老师讲的知识时,我需要复习才能记得,并且课结束后立马忘得一干二净,很快又恢复到上这门课前的零基础水平,但是自己搜集资料、制作ppt、准备pre加强了我对知识的记忆力,使它们成为了我自己的东西。

    这门课给我的最大挑战是制作网页。我们小组四个人都不是软院或者计科专业的,可以说是level 0。但是组员们没有退缩,我们在b站看了不少制作网页的视频教程,组员陆思达同学找python老师学习了用ps制作网页热点和用记事本编辑代码的方法,周末我们也约了教学楼讨论。如果没有这个任务,我可能不会去学做网页,这个过程让我们学到了新的技能。上学期的选课中我也有过小组合作的体验,但是当时我的组员不愿意配合,互相甩锅,导致了我对小组合作印象不佳。这门课上的组员都很好,积极承担自己的部分,课上讨论增进了我们之间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个人兴趣都有很大的重合点,课下也成为了朋友。

    还有一个难忘的记忆点是周末的企业参观。作为长期呆在校园里只能进行理论学习的学生,走出学校参观真实环境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参观后老师还带我们去观光了高淳的风光和风土人情,之前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忙于期中准备,这个参观活动让我有机会在自然里放松心情,我吹爆老师。

    总之,我认为这门课是一个宝藏,可以学知识、学技能、交朋友,还可以出去参观放风,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引导!!!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学与生命科学大类 艾仔海尔•艾尼瓦尔

    南大的通识教育对于本科生的知识面的拓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我通过上大分子这门通识课,知识面得到了十分大的拓宽,视野也变得不一样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更全面了。

    这门课中首先我选择了3D打印作为这节课的研究方向。首先我是来自化生大类的,3D打印可以说跟我的专业的相关性不是很强。但是通过这八周的摸索学习,我对3D打印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不但了解了3D打印的工作原理,还对它在食品制作方面的优点以及缺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3D打印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使得老年人,尤其是在咀嚼食物方面有困难的老年人能够随心享受生活中的各类美食。3D打印通过改变原材料来达到食物入口即化并且美味依旧的效果。可能用传统的方法这些材料不能用来制作食物,但是3D打印却能很巧妙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其次,本课程的课程要求要我们学会制作网页,并且制作出一个以你选择的方向作为主题的中学生的大分子科普网站。所以,在这八周中我学会了使用Frontpage来制作一些简单的网页,并且与我的小组成员一起共同协作做出了关于3D打印的中学生科普网页。然而,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刚开始时,我们没有办法将图片放置到网页背景中,后来通过在网上查找解决办法将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在文件命名时又遇到了问题。老师的要求是将所有的图片和网页文件都用英文命名,否则可能在域名解释时遇到问题。而我们做的时候将图片的名字设置成了中文,结果最后再将它重命名后,打开网页就显示不出原来的图片了,这时我们又不得不将所有的图片重新的插入到网页中。这个小插曲之后我意识到,做任何事情之前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全方位的考虑,尽量将所有的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这样在做的时候就会很大程度地减少犯错的几率。

    最后,因为整个课程都是按照小组的形式展开的,所以这堂课使得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小组成员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就会讲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或者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可以说出来大家一起商讨商讨。团队协作的能力在今后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事业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合作才能共赢。

    总之,通过这门通识课,我真正的学到了一些东西,并且我相信在我以后的人生当中,这些会是砥砺我前行的动力与垫脚石。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学与生命科学类 张峪浙

在上第一节课之前,我从未想过这门课会以这样的形式呈现,因而在开始时,我觉得相当的不适应。但逐渐地我发现这门课的形式远比老师简单的教学更能让我有所收获,因为它锻炼了我的能力而非简单的给予知识。

我觉得这门课是一个多元的课程。它对多方面的能力都有要求。首先,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并将之整合提出了对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要求;其次,每节课上的展示提出了对表现能力的要求;最后的成品网页需要易懂而又有趣,提出了对创意的要求。因此,这门课是一个挑战。挑战是因为它让我接触了许多全新的,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比如网页制作等。但这也正是提升自我的机遇。以这门课为契机,在与这些全新领域的接触中,我深感自己获得了提升。

这次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不仅学到了关于塑料的许多新知识,还学习并实践了图片编辑和网页制作的技术。最为重要的是,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个课题让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感谢老师开设了这门课程,也感谢与我合作在各个方面都帮了我很多的合作伙伴们。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AI学院 顾树明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学到最重要的知识就是“自主学习”,真正的学习知识不是被动地被灌输知识,而是靠自我学习,去挖掘自己想要的知识。在这个课程中我发现自己探索的知识才最牢靠,所以我觉得南京大学开展的研讨课课程非常适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研讨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已近快到尾声,在这个课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在课程的一开始,得知要制作关于“大分子”的网页,我甚至无从下手,因为我基本对网页制作一无所知。所幸我加入“3D打印”小组,人多力量大,我们小组四个人通过讨论,决定了网页制作的方向分配了任务,而我的任务恰恰就是网页制作。于是我开始了网页制作的学习,由于对于网页制作的不熟悉,我选择了最简单的frontpage来制作网页,但是这其中的过程也不简单。如何进行图片和文字的编排,如何将设计的故事融入网页,如何将网页代码修改,我在一次次的制作失败中修改,终于在最后,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完成网页制作。网页制作知识,大分子知识,3D打印知识,合作意识都是我在这次课程中学到的知识。通过观看其他小组的网页制作成果我也了解到了其他关于“大分子”的有趣知识,而我意识到研讨课的效果比其他普通的课程好得多,老师不再扮演灌输知识的角色,而是成为了解答疑惑者。教学模式也从填鸭式教育变为了自主学习模式,通过自我学习、讨论、发出疑问,学生的收获不仅仅在于普通的书面知识,还有最为重要的学习方法经验。

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充满不舍和感激,说一句“谢谢老师!”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医学院 陈泽颖

最初选这门课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抱有多大的期待,却在第一节课就收获了惊喜。不同于其他课的引导式、灌输式授课,我们要根据兴趣选择有着不同研究主题的小组,自主的选择高分子材料,再查找文献、确定介绍的可行性,最终制作成网站来吸引中学生的兴趣。这一过程完全是以学生自己为主体出发的,让我第一次真正体验了自主学习的模式。

在精确定位选题上,我们就遇到了麻烦。种种生物医学仿生高分子材料各有特色,也有其可行性与不足。于是,各自据理的讨论、天马行空的创意、基础坚实的观点、思维火花的碰撞,都在我们的第一次线下讨论中产生了。这种集体式的头脑风暴和朝着一个目标破除障碍前进的努力方式让我对于各种小型项目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信心。

每节课的进展汇报都是一次自我挑战、自我展示的过程。我的其他报告大多是在英语课上完成,冗长的外文稿子背诵占据了绝大部分准备时间,展示也因此少了许多趣味与创造性。但是,在这节课的汇报上,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向大家展示我真正想要让人们了解的东西,用自己的查阅成果回应质疑、用自己的创新构思形成更好的展现形式、用自己的风格与方式引导大家对小组的作品产生兴趣……这都是我在这堂课上得到的宝贵经历。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课上与课余讨论时,与别的院系的同学的交流让我感到大学的温暖与联系,共同完成一个目标的努力过程也让我有了拼搏的动力。交流讨论中,我有了展露脑海中各种创意的机会;任务分配时,我担任了网页制作的部分,得到了接触新软件、学习新能力的挑战;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建议时,我也能更客观的认识到自己思维的优点与缺陷,从而作出相应的优化。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优秀大学的氛围,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除了课堂中的交流学习,胡老师还在一个周日带领大家去参观了高淳的化工厂。大量的手套在庞大又精密的流水化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不仅感叹于化学的神奇,也意识到了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便利。整齐罗列的塑胶跑道、工作间中井然劳动的员工,都让我对当下工厂的运作模式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之后的慢城参观又令人瞬间转换了心境,感悟到适当放慢生活节奏对现代人的必要性,坚定了我平衡学习与生活、坚持劳逸结合的决心。

总而言之,通过这节课,从学习到生活、从知识领域到精神层面,我都有了不薄的收获。更丰富的高分子知识、更熟练的网页制作技能、更恰当的表达自我观点的方式、更成熟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获益良多。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电子类 杨富强

大学重要的是什么?知识的获取其实在何时何地都可得。那么什么才是大学的魅力之所在?是经历。去体验一些从未体验过的,去投入,去努力。在南京大学,研讨课的目的就在于此。这是一种与既往的课程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在本学期,有幸选到了这一节课。如今,临近结束,再回首,发现半个学期以来,自己的确成长了许多。

在确定课题和分组以后,半个学期里,各项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我组的课题选择的是3D打印。起初,在刚做选择时,我们其实只是稍微了解这个话题而已,选择只是一点兴趣的缘故。而当真正开始确定具体方向开始研究时,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茫然感,这是一开始的主旋律。而后,通过不断的讨论,思考与搜索资料。我们确定了自己的方向:3D打印食物。面对未知自己求索,这是一点。对于开展的工作的进程,需要每周与同学们交流。学会表述自己,这也是一点。最后的网页制作,小组分工后各自开展自我的工作。我利用自己较为擅长的修图技能负责整个团队的网页图片部分。明白到自我的技能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之上。学习能力之外的各项能力,其实也是重要的。而这却是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所忽视的。

诸如此类,种种所遇的珍贵经历,融入了我的大学生活,独一无二。感谢这门属于自己的研讨课:‘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类 赵家锐

    本学期我选修了“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这一课程,在为期半个学期的学习之后,这门课程终于迎来了尾声。这半个学期以来,我在大分子材料的知识方面有了许多的收获,也对于大学的学习有了颇多的感触。

    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胡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这节课上胡老师并没有对课程知识进行讲解,但却为我们大学的学习生活做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指导。胡老师告诉我们,大学学习与高中的学习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我们不仅需要掌握课堂上的知识,更需要去探索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我们不一定会永远记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但是掌握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却能让我们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快地找到和学习新的知识——这是比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更加宝贵的。

    其次,课程的形式是将我们划分成了五个小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做出自己的大分子材料科普网站。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充分调动了我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网页制作这个全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也有幸结识了其他大类的小伙伴,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最终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宝贵的友谊。

    有些遗憾的是老师周末带我们去参观化工厂的活动我由于有事没能去参加,除此之外,这个学期的每一节课我都有积极参与并且受益匪浅。不仅仅是我们小组内的成员之间,我们通过汇报的形式和全班的同学都互相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做这样的汇报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在别人讲的时候要学会认真倾听并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在自己讲的时候也要思考汝河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串联起来让别人能够听懂甚至产生兴趣。

    以上就是我在这半个学习的课程学习中的感想。我想感谢老师能够给我们这么好的一次课程体验,让我能够在繁忙的专业课学习之余学习到不一样的知识,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匡亚明学院  施予惠

    通过这学期八个礼拜的研讨、学习,我了解了许多新知识,获得了许多新体验。围绕一个和大分子材料有关的主题,我们小组四个人开展了科普网页的制作。最开始,我们小组围绕选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从生物医用材料开始,缩小范围,最终确定为组织工程和神经导管。之后,我们寻找资料,这过程大费周折,我们四处求索相关论文、教材,寻找科普视频、图片。然后设计网页,大家灵光一现,想出以网络小说的形式来呈现科普内容,并迅速着手实施。再到最后,大家在繁忙的学业中,抽出时间整合内容,制作出漂亮的网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研讨学习,互相交流辩论,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无论是“知”还是“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是匡院的学生,这门课虽然与我所修的方向不同,但仍然十分契合我本人的兴趣。颇具广度的知识范围,也与匡院大理科培养模式的思路不谋而合。这门研讨课,课程形式自由,上课时间大量地留给了学生进行研讨学习,学习内容没有诸多框架大纲的限制,大大增强了我的自学能力。同时我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这也培养了我们的合作分工能力。我觉得我们将来与他人一起合作研究时,一定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合作也能取得更高的效率。

    这门课的学习,带给了我巨大的收获,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本领。不得不说,这是我上过的质量最高的研讨课了。

    祝“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新生研讨课程越办越好!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易舒舒

在修这门课之前,我一直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学,对于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课,可听可不听,一门课下来,大都是老师讲,学生在写作业,学不到什么东西。但这门课通过让同学自主学习制作网页,收集资料的方式展开教学,同学们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自学,学习到的知识远远比只有老师讲多。

郭沫若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诚然如此。回头想,高中三年即便是反复练习,努力习得的知识,大学才一年,凡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平时用不上的知识已经忘记殆尽,那么留下来的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学习的技能,那种支撑我继续学习之路的技能。我认为此门课程也是践行了这种观点,关键在于养成同学的能力,而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知识是会随时间而遗忘的,而能力却能伴我们一生。

我是一名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如果不是这么课程,或许一辈子也不会和与大分子材料有关的知识打交道。有幸在短短的八周时间中修习这门课程,不仅仅为我拓宽了知识面,了解到了那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形形色色的大分子材料到底怎么来,化学本质是什么,性质是怎样的,还让我学习到了与网页制作有关的知识,多了一门技能。最重要的是,这么课教会了我自学的重要性,不是什么知识都有老师来灌输,有些时候还得靠自己。

我们小组制作的网页是有关漆的,从最初的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到最终的定稿,写成小说,我从中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漆的知识,从古代到现代,我看见了红墙绿瓦之上北京雕漆的典雅,端庄,也看见了锅碗瓢盆之间福州脱胎的精美,华丽,我了解到了漆酚和桐油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了解到了近现代漆的广泛应用及优良性质。总之,收获颇丰。

爱因斯坦说:“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what one has learned in school.“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忘记漆酚的化学式,我会忘记桐油的组成成分,但是我相信,我在这门课完成网页制作过程中养成的自学的技能能随我永远。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学与生命科学类 吕庆和

在上完本课程后,我有如下几点收获:

1. 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成果呈现并介绍给同学。解决问题和介绍成果是不同的两个环节。如果只会解决问题而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成果告知别人,可能就会缺乏与外界的交流。灵活使用PPT,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清晰明了的呈现出来,让听众明白,同时自己也是在巩固和进一步发现问题。如何将自己的思路条理化,如何将内容清晰化,都是我学到的东西。

2. 学习了网页制作的技巧和方法。网页制作是我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所以初次接触,虽然困难很多,但趣味更多。看到自己的网页一点点的被填充,一点点被润色,最终成型的过程,其实很像养了一盆植物最后开花了。在学习知识之余,还能学会一项技能。

3. 学习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在之前使用各种护肤品的时候,可能只是一味的听从广告的宣传,而没有对相关成分的作用和作用机理有相关的认识。相信在课程过后,对各种和化学相关的生物制品,我会有更深的认识。在选购护肤品的时候也能避免盲从。

4. 结识了其他专业的朋友。在网页制作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同学可能有不同的眼光、角度、或者看法,这本身对我的思维也是一种开拓。而且除去学习之外,能和一起上课的朋友讨论,聊天,也是挺愉快的经历。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医学院  袁怡宁

这门课给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探索的乐趣、合作的魅力、了解不同领域的新奇和愉快的氛围。

刚开始看到这个课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探寻DNA和跟基因有关的材料的课,因为是“从材料到生命”,可是后来看到大分子园地的网站后,我发现大分子的世界不仅仅只局限在我所想的那个领域,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大分子。

而后来的资料搜集和网页制作,就像是正在上的解剖实验课一样,刚开始的剥离浅层皮肤露出很多不知道的结构,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手,到后来一点一点的分开剥离,露出我们要找的结构,大呼一声“原来如此”,将脑海中所想的结构在人体上一一对应。课题从一开始的一脸茫然到确立时间线逐渐做成型,就像是做实验的那个过程。

我们组的课题是生物高分子材料,其实刚开始我们四个人一筹莫展,因为生物高分子材料的范围很广,到底确定哪一个部分?网页又要怎么去做?以什么形式去做?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确定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确定课题后的那个礼拜,我们进行了线下讨论,然后找到了一本有关高分子材料的书,再对比大分子园地上已有的关于高分子材料的介绍,我们发现很多宏观的介绍,比如各种高分子的种类及具体用途,已经被做成网站了,很多知识都讲得比较细,那么我们该从哪里去挖掘呢?

再进行细查,我们发现仿生生物高分子材料还无人提及,而且还十分有用,就确立了这个课题。可是仿生生物高分子材料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偶然的一次找图片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神经再生,并且发现其中的高分子材料,课题就这样敲定了。这花费了我们两个礼拜的研讨课,其实进度拖得挺慢的。深入了解神经的再生给自己的震撼很大,自己在人体翻找过神经,知道神经有多复杂多难找,也知道神经很脆弱,它的网络分布很大很广,但也很细,拿手术刀轻轻一割就能割断一根神经,而这跟神经可能就支配着某一部分重要组织,行驶着特定的功能。而神经导管使神经再生这一技术真的有很大作用。

神经再生的论文资料不难找,但是向高中生普及就很挑战了。自己也做过讲课的志愿,知识的转化需要考虑很多,高中生现有的生物知识面其实并不广。刚好那段时间自己挺沉迷网络小说的,就想编一个故事套进去。神经、神经导管、再生这三个元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重生文。虽然充满了重生爱情狗血桥段,但是该有的知识也没少,这样的模式自己还是第一次尝试。这就是探索的乐趣吧。去接触不同的方面,拓宽自己的视野。

小组合作必不可少,我们组有来自三个大类的组员,不同大类之间的了解在一起合作制作网页的过程中也渗透着,整体的分工也好平时研讨课的讨论也好,每一次的接触都是欢乐但又不失效率的过程。

之后的每节课小组的进度展示既是一个了解其他课题的机会也是一个督促小组工作的闹铃。通过不同小组的展示,我们可以针对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也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

最后,就是这一课程愉快的氛围,并不是像一般课的严肃,但也不失知识的探索,后来的化工厂参观也让我第一次见识到了手套、软垫的制作,总的来说,这门课开拓了我在大分子领域的视野,也让自己学到了转化文字、更合理地进行展示的技能。很感谢这门课带给我这么好的体验。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临床医学 陆思达

本次课程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从开始的小组分组,翻转课堂,到后期的网页制作,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领域。这次课程中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担任小组长,尽管时间短暂,但我确实感到这个课程给我带来多方面的成长,感受到老师的和善与组员们之间一起交流,一起合作的快乐。

起初我是不太乐意做PPT上台展示的,毕竟一直以来没有接触过做PPT并当众演示,第一次上台也有些紧张,PPT选择的模板还有自动播放,演示时总会自动跳到下一页便有些尴尬,但经过后来几次上台演示网页制作进程,我已经能不再脸色苍白,那么紧张了,虽然网页制作都是采用最基础的html标签语言,用了一点点PS切片做超链接,总体来看还是挺不错的,也让我有了一些成就感,能够自信一些上台演示。关于塑料宝可梦这个主题,我能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优势,这个主题便是组员们想出来的。后期大家各自做了子页面,组合在一起,完成了我们的网页制作。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对大分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小组选取的是塑料的话题,我在搜集资料做PPT时便得以了解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有热固性和热塑性这样的分类,酚醛树脂在加入玻璃纤维等材料后能作为复合材料应用在航天航空领域。塑料,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了解自己选择的小课题的科普内容后,还能看到别的小组的演示,学习他们的优点和搜集的资料,了解像透明质酸,肉毒素这样的大分子物质。

在课程过半时,我还随老师去高淳参观了乳胶工厂,了解生产车间的运作,看到了医用手术手套和塑胶跑道的制作流程,那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体验,自动化的生产线往往只能在电视上见到,之后参观慢城,了解到了慢生活和田园生活的魅力。

因为从未接触过做网页,所以在做网页时遇到诸多困难,需要我们自己寻找解决方法。但是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过程是非常可贵的,我们在未来也会经历许多未知的事物,遇到生疏的难题。所以我认为在大一的时候能够拥有这样的一份经历是很有益的。感谢这次课程给我带来的诸多收获,以及各方面尝试的机会。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生大类 郑永锟

在最初选择研讨课时,我就被“材料到生命”的标题吸引了,期待着能在老师的带领下,领略高分子化学的风采,看看生命与材料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尽管与最初的想像不完全相同,但这节课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选择课题,查阅资料,制作网页……这些前所未有的经历不仅给我提供了了解生物医用仿生高分子材料的契机,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学习网页制作的机会。而面对中学生建立网站的目的,也让我自己对这些前沿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因为只有自己了解透彻,才有可能通俗易懂,甚至有趣的方式向高中生介绍深奥的前沿科学知识。

这次课程,对我自身而言,有一点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材料与生命之间联系的深入理解。之前我很讨厌化学,只喜欢生命科学,也从未考虑过化学材料与生命之间的关联,直到选择了生物医用仿生高分子材料的课题,我才注意到原来神奇的生命现象与材料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材料仿佛是无机世界与有机世界的桥梁,既有着无机的很多超凡特性,又有着有机生命的迷人变化。将材料与生命结合起来,能给生命带来难以想像的突破。

这堂课更像是一个契机,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有关生命的问题,我觉得这是这堂课上我最大的收获。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化生大类 史明润

在这8周的学习生活中,我和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组成小组,设计了一个面向中学生的科普网站。为了提高网页制作的效率,我们进行了分工,两名同学进行材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将各自的材料穿差到故事中,另外两名同学则进行网页的设计与美化。

在前几周的学习中,我们首先进行的是对于关于涂料相关知识的搜寻与分享,对于涂料这一高分子物质的大体把握,然后经过组员商讨,我们初步定下了网站的设计思想,便是想要将涂料的科普知识,穿插在故事情节之中。并且将涂料大体分为古代与现代两个模块进行介绍,写成两篇短篇小说,这样既适合于小说风格的确定,又利于对涂料进行大致的划分。

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对工作的开展感到有些茫然和无所适从,大家的意见无法得到很好的统一,对任务的分配也不是很明确,所以第一周有着较低的效率,后来大家会在每堂课结束之前商讨确定下个人接下来一周的任务,并且在群里及时沟通,很好的提高了网页制作的效率,并且通过分配个人先完成自己环节后进行总体整合的方式,大家的思想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除了对于涂料方面专业知识的掌握之外,对于如何将专业知识转为更吸引人又不失知识性的科普,也是我在本堂课上学到的很重要的知识。与生活太紧密的结合会使其难存其严肃性,而过于专业的知识令人难以理解,并且难以吸引中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选择了较为贴近生活的形式——短篇小说,并在其中加入对知识的严肃介绍。希望这种反差能让这篇科普文更为吸引人的注意,完成我们写作它的原本的意愿。

在科普涂料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加入了对于涂料应用的一些引导,通过文中人物的对话,传递出愿人们更多的运用健康的涂料,回归原始趣味的愿望。

努力之后的成果是喜人的,看到自己参与的网页的完成,心里自然是难以言喻的喜悦,虽然其形式还是有些简单,但希望它能够为涂料的科普贡献一份力量,并且传递健康生活的思想,最终也希望能激起中学生们选择理工科学习的意愿。

 

 

“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课程小结

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 伊孜娜尔·喀尔肯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在选题、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和最终的主题更改与确定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也和组员们有了深刻的感情。

首先我们因为志趣相投,都想讨论关于化妆品方面的内容,组成了“美容整容毁容”组,这个名字也是在一次讨论中开玩笑得到的,我们也都很满意。一开始我们只准备做关于EGF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但是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资料的阅读,我们发现只做一个方面实在过于单调,便增加了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和肉毒素的研究。

我们每个人负责一个方面,而我选择了胶原蛋白。在研究过程中,我也了解了以前不太明白的事情。比如胶原蛋白是不能外用的,也并没有所谓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吃下去的胶原蛋白也没有靶向性,只会增加体重。同时我也对大分子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更多与化妆品的材料组成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以前根本没有涉猎过设计网页这种任务,也让我对各种网站和这种类型的任务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组每节课都超级欢乐,分工也很明确,大家做好了关于自己选择部分的内容,都会相互讨论,也会互相给出建议,所以整个过程都是相当轻松的。我们组的组员都各有所长,也都各司其职,经过老师的建议,我们的网页都有所改进。但是我们也遇见了问题,比如用frontpage网页会乱码,让我们不得不换别的方式,我们尝试了在frontpage里用表格,也尝试了用wps的秀堂来操作,都不太可行。最后我们用了兼容性较高的pingendo来完成了我们的网站。吴天宇同学在我们的网页设计里贡献最大,他完成了我们所有人网页的总和,他也了解各种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在大家的身上都学到了不少东西。

总之,这门课真的很棒,让我们能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也能让人交到很好的朋友,在小组讨论交流中,一起成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