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酶是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中的劳氏肉瘤病毒由霍华德·马丁·特明(Howard Martin Temin)发现的,并且1970在麻省理工学院由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独立从两种RNA肿瘤病毒:R-MLV以及再一次劳氏肉瘤病毒中分离出来。由于这些成就,两人在1975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罗纳托·杜尔贝科(Renato Dulbecco))

  逆转录这种想法因为违背了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即DNA转录成RNA再转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因此非常不受到欢迎。然而,在1970时,当科学家霍华德·马丁·特明和戴维·巴尔的摩两人各自都从酵素中发现逆转录的反应,将此命名为反转录酶,此种逆转录的机制才被当时的主流接受。

ps:逆转录酶是一类存在于部分RNA病毒中具有逆转录活性、能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由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合成的DNA称为互补DNA(cDNA)。
通常情况下,细胞内的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所得RNA为信使RNA(mRNA)供蛋白质合成作模板用。而在部分RNA病毒中,要实现自身的扩增,必须具有DNA,因此先由RNA逆转录合成cDNA再由cDNA转录出RNA。

逆转录

 

霍华德·马丁·特明

 

    Back

戴维·巴尔的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