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蚕丝的魅力(民间传说故事)

我是地道的江南人,蚕丝之乡。说起咱们这一带的天然蚕丝,不觉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现拿来与各位分享。

相传,清光绪年间,江南一位名叫潘江的书生,一举考中进士,受任辉县知县。

潘江出身江南的耕读世家,其祖母是养蚕缫丝的一把好手,知道孙子北上为官,怕他冬天受冷,特意翻制了几件丝棉袄,让他带着御寒。

潘江到了辉县上任,正是隆冬季节。那一年,辉县特别冷,一场百年罕见的严寒袭击辉县,大雪封门,深达2尺,果树和桐树多被冻死,百姓叫苦连天。

这天,潘江带了几个随从,不动声色地来巡街私访。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偶尔有几个小商贩站在街角处缩着脖子,瑟瑟发抖地做着小买卖。这时,前面转角处突然起了一阵骚动,人们纷纷向那边跑去,有人在摇头叹息“唉,如花似玉的姑娘,看来逃不过这严冬的鬼门关啊!”潘江跟着人流也来到了转角处,只见一个衣衫单薄,正在卖唱的年轻女子,被冻得嘴唇发紫,脸色苍白地倒在路边,手和脚都差不多快被冻缰了,发着高烧,生命危在旦夕。

潘江一见,连忙脱下身上的丝棉棉袄裹住了姑娘的身子。这种丝棉棉袄是江南一带的产物,由蚕茧抽丝制成丝絮,柔滑松软,翻在棉衣或被褥里,保暖效果比羽绒还好,当时河南一带还没有这种产物。潘江一边用这丝棉袄裹住了姑娘的身子,一边着人把他送到附近的一家医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治,姑娘终于缓过气儿来了,脸色也慢慢地红润了起来。陪同潘的随从奇怪了,忙问:“潘大人,你这件衣服是什么宝贝?看它也不厚,可这姑娘一穿上它就暖过来了呢?奇怪。”潘江笑了:“这是丝棉袄,用江南产的蚕茧制成的丝絮翻成,保暖有特效。”“真的?那可真是‘救命衣’呀,要是我们河南有这东西就好了,每年冬天也不会冻死那么多人了呀。”随从感叹地说。

潘江将那件丝棉袄送给了那位姑娘,便起身回府了。

回到府中,潘江心事重重,他没有那么多的丝棉袄呀,怎么办?那个随从说得话触动了他,若是我能在这里发动百姓栽桑养蚕,不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吗?这位来自江南养蚕大户的知县大人不觉动起了植桑养蚕的脑筋。他决心亲自向百泉百姓传授植桑养蚕技术,推广植桑养蚕。潘江一边带头植桑,广传种植技术,一边动员一方百姓,纷纷种植湖桑苗。

第二年春天,潘江捐出自己的俸禄,千里迢迢从家乡购买湖桑苗数千株,在苏门山下百泉湖边召集了百泉百姓,分给了无力购买桑苗的百姓种植。当时领取湖桑苗的百姓排起了长龙,潘江又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向百姓讲解湖桑种植要领,并将剩余的几百株,栽到苏门山的空地上,长势非常好,碧绿的桑叶,紫色的桑果子,十分好看。

接着,潘江又从家乡弄来几张蚕种,开了蚕房,采桑叶喂蚕。每天来他的蚕房观慕取经的百姓络绎不绝,人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一扁扁蠕动的小虫,怎么也不相信它竟能变成那柔滑松软暖和的丝棉。潘江便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耐心讲解,蚕宝宝在他的精心饲养下,个个长得滚圆肥壮,十分可爱,不久终于吐丝结茧,一个个白花花的茧子堆满了整个蚕房。潘江又使出祖传的看家本领,用这些白花花的蚕茧煮熟翻剥,制成土丝棉絮,一些率先跟着潘江种桑养蚕的农户也终于获得了良好的收成,不但家家有了御寒的棉衣,而且还借此致富了。百姓见后终于喜出望外地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纷纷栽种湖桑苗,使种桑养蚕成了当地百姓致富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更广泛地宣传推广植桑养蚕技术,光绪八年,潘江着人在位于百泉湖东南角的高台上,建起了一座亭子,言传身教,专门向百姓讲述植桑养蚕的方法,并专程从家乡请来高手,向当地百姓传授技艺。这座亭子,后来被叫做“课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