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S系列的每个主题中,我们会将图S1(用表格的形式表达每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与叠合图结合使用,每张叠合图重点说明一个要点。(在S1图示的左下方和右上方有一个小十字,这可帮助教师在投影仪上正确定位叠合图。) 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tch Mendeleev,1834~1907)奠定了元素周期表的基础。门捷列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中央师范学院开始其学术生涯,并于1857年成为那里的私人教师。后来,他在海德堡(1859~1861)和高加索工作。1867年,他在圣彼得堡成为化学教授,1869年提出元素周期表。
尽管也有其他作者发表过他们自己的元素周期表,但是只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沿用至今,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版本的基础。门捷列夫成功的原因是他依靠自己卓越的洞察力预言当时还有许多重要元素尚未发现,致使自己的元素周期表没有完成。虽然他的元素周期表给未发现元素留下的是空格,但是却能够依据该表预见这些未知元素的性质。后来,钪、镓、锗及其他元素的相继发现,填补了表格的空白,进一步证实了他理论的正确性。
当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按原子重量的增长排序,因而存在一些矛盾。后来,亨利·莫斯莱(Henry Moseley,1887~1915)进一步修改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改为按原子序数的增长排序,这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元素周期表。
参考书目:
1) J. Emsley, Periodic table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
Aldrich chemical company, Inc.
2) C. E. Mortimer, Chemistr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