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定化酶的酶工程应用
a.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以往采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及生物材料提取等传统技术生产的药品,皆可通过现代酶工程生产:
- 获得传统技术不可能得到的昂贵药品,如人胰岛素等。
- 近年来进行固定化产黄青霉青霉素合成酶系细胞生产青霉素的研究,合成青霉索和头抱菌素前体物的最新工艺也采用酶工程的方法。
- 应用酶工程生产维生素,如由山梨醇和葡萄糖生产维生素及丙烯酸胺。
消血栓
临床上治疗血栓病的溶纤酶是一种不稳定的异源蛋白质,在人体内引起免疫反应,无法长期使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失活。用包埋法制备的酶固定化技术可克服上述弊端,酶在囊中不能漏出,小分子物质能自由进出。
人工肾
将病人血液中的尿素经脲酶水解成氨,再用活性炭吸附。即:用固定化脲酶和微胶囊活性炭组成人工肾。

酶电极
1967年,采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疏水膜上,然后再和氧电极结合,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从此,酶电极的研究引起了不少人的极大兴趣。现在,不少酶电极已经实用化、商品化,用于测定混合物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例如: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测定血液、尿、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用脲酶电极测定血液中的尿素浓度。
b. 在农业中的应用
将培养好的含葡萄糖异构酶(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应用最为成功的一种固定化酶)的放线菌细胞经65
?C热处理15 min,该酶就固定在菌体上,制成固定化酶,催化葡萄糖异构化生成果糖,用于连续生产果葡糖浆--人造蜂蜜。

从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提高活性和固定化以后,可以被用来酿制啤酒和制造果汁。
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后,主要以小肽的形式吸收,比完全游离的氨基酸更易吸收利用。这一发现,启发了科研工作者采用酶工程技术用蛋白质生产生物活性肽的新思路。目前已从大豆蛋白、玉米蛋白、牛奶蛋白、水产蛋白的酶解物中制得一系列功能各异的生物活性肽。
c.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在日本和美国利用酶水解蛋白制取的营养型调味剂和氨基酸复配调味品占调味剂市场很大的比重。
在食品贮藏中,利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加配葡萄糖、琼脂制成凝胶,封入聚乙烯膜小袋,放入食品的容器,可以除去残留氧,防止褐变。
d. 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固定化酶已被用于水和空气的净化。法国工业研究所利用能处理废水的酶制成固定化酶,其形式有酶布、酶片、酶粒或酶柱等。
近来,日本国家资源和环境学院已成功应用固定化的酪氨酸酶、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对废水中的有毒化合物进行处理。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经酶氧化后,转化成易与凝结剂形成共沉淀的物质,然后这些沉淀可被厌氧菌降解,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
可以预计,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酶工程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酶工程研究和酶制剂工业必将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