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液

                                                                                               

什么是人造血液?


 

    人工血液也称人工替代血液,是利用和血红蛋白相同的加工处理方法,维持血压不变,在扮演搬运各种物质较色的白蛋白中放入血红素分子,制成白蛋白血红素,这就是人工血液。

 

 

 

                                                                                                   

人造血液的种类


    有三种:

    ——人工合成的血红蛋白;

    ——用天然血红蛋白制成的人工红血球;

    ——人工合成具有携氧功能的氟碳化合物。

    人们发现了两大类血液替代品——血红蛋白携氧载体(HBC)和全氟碳化物(PFC)。已经有部分人工血液接近测试阶段的尾声,很快便可在医院应用。另有一些则已经开始应用。例如,被称为牛血红蛋白多聚体(Hemopure)的HBOC类血液替代品正应用于受HIV威胁严重的南非。而在欧美,一种名为OxygentPFC类携氧载体已进入人体试验的后期阶段。

    这两类血液替代品化学结构迥异,但基本都是通过被动扩散来实现功能。被动扩散利用了气体趋向于从高浓度区域移至低浓度区域,直至达到平衡状态的属性。在人体内,氧气从肺(高浓度)移至血液(低浓度)中;随后,一旦血液到达毛细血管,氧气即从血液(高浓度)移至组织(低浓度)。

 

 

 

 成功案例


      20101033岁的澳大利亚妇女塔马拉·科克利发生严重车祸,头骨、肋骨、肘部多处骨折,心肺功能衰竭,脾脏破裂,失血过多,生命垂危。在被送往墨尔本的阿尔弗雷德医院后,医护人员发现科克利是一名耶和华见证人的信仰者,这一信仰使得她不能接受输血。当时医生断定,科克利活不过24小时。就在这时,该院外伤医生马克·菲茨杰拉德忽然想到使用血液替代品——HBOC-2-1(血红蛋白氧载体),这是一种利用牛的血浆人工合成的血液替代品,由美国军方研制而成的。菲茨杰拉德医生说:我们想到使用血液替代品,但只有美国才有,而且只有10个单位。在取得联系后,美国方面把10个单位的产品都给了我们。在输入了替代血液后,科克利的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她渐渐苏醒,如今已经恢复了健康。菲茨杰拉德医生曾参与了美国的人工合成血液研制,因此对这种产品非常熟悉。采用人工合成血液救治患者,对于世界性的血液短缺有重要启示,这种替代血液不需要血型的匹配,不需要冷藏,在常温状态下可以保持3年之久,对于缺乏足够血源的偏远地区而言,这可能是挽救失血患者生命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