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部分
液压泵 液压阀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内置电池 外置电池 控制器
技术发展史
1.初次的尝试
1982年,美国犹他大学医学中心开创了人造心脏移植的先河,震惊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心脏跳动了将近1300万次,维持了112天的生命。后来他们又陆续给另外4名病人移植贾维克人造心脏,但其中活的最长的患者只存活了620天。
2.艰难的前进
1991年1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中心和犹他大学美德福特研究基金会联合成立了卡迪奥威斯特公司,在贾维克人造心脏的基础上推出了卡迪奥威斯特人造心脏。
1993年1月11日,亚利桑那大学医学中心为一名46岁的妇女移植了第一颗卡迪奥威斯特人造心脏作为等待真正心脏的过渡手段。一、两个月后人造心脏取出,医生给她移植了人心。
1993年8月11日,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研究所宣布,他们研制成功了第一颗永久性的人造心脏。该人造心脏不同于“贾维克”的机械心脏,它能植入人体体内,并维持病人一生的生命。
3.首例永久性人造心脏移植
1995年10月23日,一位64岁的英国退休电影制片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永久性电动人造心脏的人。植入的永久性电动人造心脏的设计者是美国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制造者是美国热动力心脏系统公司。
4.全植入型人造心脏
这种人造心脏只有拇指大小,可植入人的心脏内,并能根据人体的活动情况自动调节泵的压力和速度。它通过无线电波从体外的电池组中获得能量,省却了导线,即安全又方便。
1998年底,美国德克萨斯州著名的外科医生迈克尔•德巴凯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共同研制成功一种只有三号电池那么大的全植入式人造心脏。它可以植入患者的胸腔内,每分钟转动1000次,帮助因病症而丧失部分功能的心脏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其余部分。此次人造心脏植入手术,植入的就是世界上首颗可以完全代替心脏功能并能完整植入体内的人造心脏。
1心脏壁
硅橡胶是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用于人造心脏、人造乳房、人造肌肉、人造皮肤等。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有足够易于的机械强度,而且加工、消毒,是一种耐高温橡胶。它是由二甲基二氯硅烷经过两步反应所得。
心脏壁的肌肉由高分子聚酯类代替,最近研究较多的聚乌拉坦就是一个,它具有耐用、弹性好、抗老化、顺应性好、组织相溶性好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人将其分子辅基改变、合成进硅和维生素E等进一步改善其特性以更有利于人工器官的应用,今后还有可能利用人工材料的特点体外塑行以微创手术将人工心脏置入人体,或者将人工材料做成人体可降解材料,使其在一定时期后功能完成后自然降解,以免除二次手术。、弹性好、抗老化、顺应性好、组织相溶性好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人将其分子辅基改变、合成进硅和维生素E等进一步改善其特性以更有利于人工器官的应用,今后还有可能利用人工材料的特点体外塑行以微创手术将人工心脏置入人体,或者将人工材料做成人体可降解材料,使其在一定时期后功能完成后自然降解,以免除二次手术。
聚乌拉坦又叫聚氨酯树脂(C3H8N2O),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用来制备聚醚型聚氨酯。聚合方法随材料性质而不同。合成弹性体时先制备低分子量二元醇,再与过量芳族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为端基的预聚物,再同丁二醇扩链,得到热塑弹性体;若用芳族二胺扩链并进一步交联,得到浇铸型弹性体
总之聚氨酯树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2心脏瓣膜
•心脏 瓣膜是应用组织工程的技术和原理,构建出一种具有细胞活性的新型生物瓣,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可吸收、降解 的聚合物 为支架 ,先种植成纤维细胞(FBCs) ,再种植单层内皮细胞以包裹瓣叶
•目前,用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主要有两类:人工合成的可降解聚合物(如聚乳酸( PLA) 、聚乙醇酸( PGA) 、二者共聚体(PGLA) 、聚羟基烷脂( PHA) 等)和天然的可降解聚合物(如纤维蛋白、胶原、脱细胞瓣膜 支架)